PD-1/PDL-1抑制途径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免疫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涉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尚待探讨。本项目拟在前期对可溶性PD-1(sPD-1)和CD4+CD28-ICOS+自身免疫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异常表达的新发现以及研制一系列协同刺激分子的抗体和重组蛋白等基础上,以PD-1/PDL-1抑制途径及sPD-1为主线和表达PD-1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为切入点,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系统和不同水平分析,结合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旨在探讨以下问题:(1)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理不同阶段及处在不同组织来源(外周、炎症组织)对PD-1的动态表达及其对PD-1信号的敏感性差异及其涉及的细胞和分子;(2)sPD-1在RA中异常表达的调节机制及其临床意义;(3)以CIA小鼠模型,探讨PD-1途径干预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及涉及机制。这些研究具有理论的原创性和潜在应用价值。
本项目通过动态、系统和不同水平分析,结合临床和动物实验探讨PD-1途径干预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及涉及机制。除完成原计划研究内容,根据研究进展情况对OX40/OX40L、B7-H3、CD83等正、负共刺激分子对T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在RA免疫病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同时研制一系列相关试剂和抗体。本项目研究创新性的发现:(1)、异常表达在RA患者和CIA模型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CD4+CD28-)下调表达负性共刺激分子PD-1(PD-1low)和上调表达正性共刺激分子OX40和ICOS,通过体内外实验分析表明负性和正性共刺激信号失衡也是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持续活化和促进自身免疫病理进程的关键因素;(2)、发现一个新的CD4+CD28-PD-1lowOX40+T 细胞亚群,具有自身反应和记忆性表型表达,与RA和CIA免疫病理进程和临床转归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潜在的临床干预/检测价值。 (3)、RA患者的血清中存在过度表达的sPD-1,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自身抗体的产生以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提示sPD-1可被视作RA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新临床免疫指标。RA患者异常上调表达的sPD-1和炎性介质能够削弱或逆转PD-1负性信号对活化T细胞的负性调控,可能是介导RA自身免疫病理进展中的重要环节;(4)、首次发现CIA小鼠模型通过联合抗ICOSL和OX40L阻断性抗体干预显著减缓关节炎免疫病理进程,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提示ICOSL和OX40L作为干预靶点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联合阻断是值得高度关注的。(5)、人B7-H3的2个异构体功能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优势表达膜型B7-H3,低表达可溶性B7-H3,B7-H3阻断性抗体和B7-H3.Fc可缓解CIA病理进程。提示B7-H3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病理的调节。(6)、发现CD83蛋白可通过作用于单核细胞表面未知受体,介导PGE2上调表达从而发挥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说明正负信号之间的失衡可能是造成自身反应性T细胞异常活化的重要因素。恢复负性和正性信号的平衡,可能为RA的免疫治疗拓展新的途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免疫抑制性受体CD305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RF B细胞与自身免疫性Th1细胞相互活化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作用及干预研究
负性协同刺激分子PD-1异构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病理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髓系抑制性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