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抗原组学技术筛选和鉴定尖吻蝮蛇毒的有效保护性抗原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153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刘明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唐艳,高敏,黄刚,姚婕,熊建琼,郭浩
关键词:
鉴定保护性抗原筛选抗原组学尖吻蝮蛇毒
结项摘要

应用超免抗全蛇毒血清仍是目前毒蛇咬伤后紧急救治的主要手段,但效价低、来源困难且毒副反应常见。寻找有效保护性抗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特异性中和抗体是蛇毒免疫治疗的发展方向。最近基于生物信息学所做的蛇毒多表位抗原免疫研究及针对蛇毒亚单位抗原的免疫研究均效果欠佳。本研究拟在前期成功构建尖吻蝮蛇毒特异性抗体库的基础上,应用新近发展的抗原组学技术,进行尖吻蝮蛇毒有效保护性抗原的筛选和鉴定。首先提取和分割尖吻蝮蛇毒基因组,建立尖吻蝮蛇毒全基因组展示肽库,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比对分析技术,筛选抗原肽,形成"抗原组", 而后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并纯化候选保护性抗原,获得重组"抗原组"蛋白。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其免疫后抗体效价及其被动免疫保护效应。本课题的成功实施,将为寻求更完善合理的蛇毒抗体制备途径奠定基础,对提高毒蛇咬伤救治成功率和减少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项目摘要

抗蛇毒血清仍是目前毒蛇咬伤后紧急救治的主要手段,但效价低、毒副反应常见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有效保护性抗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特异性中和抗体是蛇毒免疫治疗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应用新近发展的抗原组学技术,进行尖吻蝮蛇蛇毒有效保护性抗原的筛选和鉴定。首先利用免疫亲和层析技术构建特异性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库,然后利用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库对随机12肽库进行生物淘选,获得30个阳性克隆菌株,18个阳性克隆送交测序,获得其对应的抗原序列,利用免疫亲和实验对阳性克隆菌株进行进一步筛选,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比对分析,共获得5个有模拟表位,而后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6个模拟表位进行重组表达、纯化,获得重组“抗原组”蛋白。将重组“抗原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体血清,该抗体血清能有效的识别重组抗原和尖吻 蝮蛇蛇毒,能有效的中和蛇毒所致的出血效应。本课题的成功实施,将为寻求更完善合理的蛇毒抗体制备途径奠定基础,对提高毒蛇咬伤救治成功率和减少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3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4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高通量免疫优势抗原组学技术筛选和鉴定MRSA有效保护性抗原

批准号:8117289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曾浩
学科分类:H11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炭疽芽孢表面保护性抗原的筛选和鉴定

批准号:3080104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董大勇
学科分类:H1104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运用反向疫苗学技术筛选布鲁氏菌的保护性抗原

批准号:3090107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邱业峰
学科分类:C18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反向疫苗学技术筛选铜绿假单胞菌疫苗保护性抗原的研究

批准号:8157162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邹全明
学科分类:H1111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