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msted型掌跖角化症是一种掌跖角化症变异体,为高致畸率和高癌变风险的先天性皮肤综合征。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分子机制不详。本项目将在排除相似角化性皮肤病致病基因和连锁分析大致定位的基础上,首次采用全外显子组捕获-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全转录组测序等目前最前沿的单基因病基因分析技术,结合传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验证手段,在种系(外周血)水平和体细胞(皮肤病理组织)水平上定位、克隆和分析本病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点突变?小插缺?CNV?LOH?)和转录物的变化。并结合STR连锁分析手段,为急需的患者实施产前基因诊断服务。本项目开创Olmsted型掌跖角化症分子机制研究的先河,若能取得预期成果,将为其临床分子诊断、产前诊断、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掌跖角化症亚型的分子分类以及建立符合统一的遗传学诊断标准、动物模型构建、新药研发、基因治疗和转化医学等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Olmsted型掌跖角化症(Olmsted syndrome。OMIM:614594)是一种掌跖角化症变异体,为高致畸率和高癌变风险的先天性皮肤综合征。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分子机制不详。201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勇教授课题组首次在国际上发现TRPV3是Olmstyed综合征的致病基因之一(Lin et al. Am J Hum Genet, 2012;90(3):558-964)。本项目在排除相似角化性皮肤病致病基因以及TRPV3基因突变的基础上,首次利用全外显子组捕获 - Illumina HiSeq 2000 测序等目前最前沿的单基因病基因分析技术,结合传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验证手段,在种系(外周血)水平水平上分析所收集的一个Olmsted型掌跖角化症大家系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我们将致病基因的范围缩小到12个点突变和1个小插缺。并已筛选到1个可能的致病基因X。与杨勇教授课题组合作,已将部分研究内容整理成文投《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发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搜寻点状掌跖角化症致病基因研究
外显子测序鉴定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的致病基因研究
用显微注射和基因敲入技术构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Krt9基因indel突变小鼠模型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搜寻多汗症致病基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