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功能重塑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332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1.00
负责人:闫丽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赵万州,吕惠敏,王玲玲,王卫华,吴辛甜,李茜,马骋,徐蕾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痛电针/针刺镇痛脊髓背角神经元功能重塑大鼠
结项摘要

脊髓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s)过度激活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与脊髓痛信息调控紊乱、背角神经元功能重塑密切相关,是神经病理性痛发病基础的研究焦点。本研究即以此为中心,采用SNI神经病理性痛模型,观察电针对:1.脊髓iGluRs系统的作用;2.脊髓CaMKⅡ-CREB通路的作用;3.脊髓 cAMP-PKA-CREB通路的作用;4.上述作用的可能机制等。本研究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从与背角神经元功能重塑密切相关的脊髓CaMK II-CREB与cAMP-PKA-CREB通路入手,继续探索针刺镇痛与脊髓背角神经元功能重塑的关系,寻找针刺镇痛的新有效靶点和物质基础,为针灸临床干预神经病理性痛提供基础理论方面的实验依据,也为针刺镇痛基础研究开辟一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项目摘要

脊髓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s)过度激活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与脊髓痛信息调控紊乱、背角神经元功能重塑密切相关,是神经病理性痛发病基础和治疗的研究焦点。本研究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以脊髓iGluRs为中心,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与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损伤(CCI)为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分别设立模型组(进行SNI和/或CCI手术)、假手术组(只分离坐骨神经而不结扎和/或切断)、电针组(于术后11-17天电针干预)、NMDA受体拮抗剂组(术后11-17天给予NMD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AP-5)和NOS抑制剂组(术后11-17天给予NOS非选择性抑制剂L-N-硝基精氨酸甲酯),观察电针对:①脊髓iGluRs系统的作用;②脊髓CaMKⅡ-CREB通路的作用;③ cAMP-PKA-CREB通路的作用;④NO/NOS系统的作用;⑤上述各环节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等。从已有的实验结果来看,电针可部分通过降低脊髓iGluRs系统的过度激活、抑制CaMKⅡ- CREB与cAMP-PKA-CREB通路及NO/NOS系统的功能,从而改善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敏化,以达到消除和/或改善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目的,但两种模型间有关键性的差异;实验还发现,在以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AP-5和非选择性NOS抑制剂L-N-硝基精氨酸甲酯进行对照的两个药物组别中,其痛阈的改善比电针组差(P<0.05),对动物的整体精神及行为学的改善亦不及电针组,但部分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却优于电针组。这些结果不仅再次体现了电针的整体调整作用是药物无可比拟的,同时也提示一些拮抗剂和/或抑制剂的应用仅仅是对一些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对于疼痛本身的缓解和/或改善及整体精神、行为学等方面,其作用明显不及电针。本研究结果既为进一步探索电针干预神经病理性痛与脊髓背角神经元功能重塑的关系,寻找针刺镇痛的新有效靶点和物质基础提供了有效的实验依据,同时亦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2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3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4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5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DOI:10.7499/j.issn.1008-8830.2003213
发表时间:2020

闫丽萍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40215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17601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脊髓背角神经元-胶质细胞网络在神经病理痛中的作用

批准号:30770670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饶志仁
学科分类:C0901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脊髓背角microRNA-101和219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研究

批准号:3107097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王文
学科分类:C0904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脊髓背角自噬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枢经推拿的镇痛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6089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庞军
学科分类:H3119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慢性痛中脊髓背角神经元的STDP编码特征的研究

批准号:3140094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解柔刚
学科分类:C09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