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供应链结构下,对制造商进入在线直销渠道和零售商的零售渠道并存下(即,二元渠道)的风险型供应链协调机制进行研究。假设零售商是风险规避的,考虑了不同风险测度工具如指数效用函数、均值-方差、条件风险价值(CVaR),对传统供应链协调机制,如批发价机制、退货策略机制、订货量折扣机制等,对供应链的协调性进行分析。主要分析风险规避下供应链成员的优化决策、供应链系统的绩效、风险对优化决策的影响和对协调机制的协调性影响。在供应链的协调过程中,还考虑了信息对称与非对称情况下协调机制对风险规避的供应链优化决策的影响。此外,对零售商采用竞争对手的产品来抑制制造商进入直销渠道的情况也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不仅完善了多种渠道并存下的供应链协调性理论,而且对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销售渠道的风险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
项目首先研究了一个供应商(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结构下,零售商面临风险约束时的供应链协调模型. 借助解析方法和数值优化的分析方法, 主要考虑了批发价格策略、退货策略和收入分享策略对供应链的协调能力。零售商面临的风险采用均值-方差、下游风险和指数效用风险函数进行度量。此外还考虑了零售商与供应商信息不对称下的风险约束优化问题,这里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供应链成员的风险态度不对称。主要结论有:下游风险测度约束下(规避型风险)的协调策略不能达到无风险约束下的协调水平,但通过合理协调合同参数和承担风险的大小可以调和(降低)风险带来对优化利润的影响(风险型协调)。指数效用函数下约束下,退货策略和收入分享策略可以达到无风险约束下的协调。此外,对消费者退货情况下零售商优化决策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考虑了单周期/多周期、加法/乘法需求模式、确定性/随机性需求情况下的优化决策,研究了消费者的退货率与零售价格和订货量、随机波动、供应链利润的互相影响。结果表明,加法模式和乘法模式下,随机波动对优化决策、供应链成员利润和供应链整体利润有一定的差异,但变化趋势一致。当风险信息不对称时,优化决策依赖于菜单合同设计的合理性。..然后考虑了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及制造商具有直销渠道下的二元渠道协调问题,采用均值方差为风险测度函数,用退货策略作为协调机制。我们以现货市场表示直销渠道,而合约市场表示零售商的传统渠道。主要结论有:在无风险约束下,直销渠道存在时,导致市场零售价格降低,直销渠道需求增加,零售渠道需求降低,整体供应链的利润下降;当市场存在厌恶型风险时,直销渠道供应充足时的订购量远低于直销渠道供应不足时的订购量;但合约渠道(零售商供)应充足时两个渠道的订货量均增加,且整体供应链的期望利润高于零售商供货不足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退货率的变化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高退货率不利于零售商、制造商及整个供应链的收益;此外,风险规避大小对收益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需求波动大小相关;分散决策虽然引起了双边际效应,但制造商风险规避态度的增加将会降低双边际效应的负面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全渠道零售商的定价策略与渠道协调机制研究
需求依赖价格情况下零售商风险规避的供应链协调研究
零售商线上线下多渠道整合策略与协调机制研究
风险规避供应链促销下的契约协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