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是针对大气SO2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炼厂FCC过程中SO2排放的严峻挑战以及目前SO2控制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对适用性强、多功能、高性能控制材料的需求而提出的。申请的特色在于抛弃传统的镁铝水滑石体系,基于Ca为常用的固硫剂,其碱性比Mg强等特性,结合尖晶石材料具有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抗磨损、还原性好和类水滑石材料具有结构可控、高度分散等优点,利用金属催化氧化效应,采用基元调控、多元合成、高温氧化等技术手段,制备钙铝类水滑石及其衍生复合氧化物XCaAlO(X=Fe、Mn、Co、Pt)。探究SO2储存与还原的反应机理和氧化/吸附耦合作用,考察其他组份(CO2、H2O、NOX、O2、N2)对储存和还原性能的影响以及材料的热稳定性与抗中毒能力。实现对材料性能优良、适用性强的要求,有望在钙铝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合成以及应用和SO2储存/还原反应机理方面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
本青年基金于2011年1月份启动,于2013年12月份解题,执行期限为三年。课题执行期间,进展较为顺利,严格按照基金相关管理办法,按时提交相关研究进展和研究报告。. 本研究针对类FCC过程中所排放的SO2开展研究,旨在制备和合成一种在此条件下,能够高效吸收储存SO2并且能够通过还原后再次利用的钙铝型类水滑石材料,并探究 SO2在材料上的储存和还原过程. 结果表明,当Ca取代Mg后,所得到的CaAlO复合氧化物的碱性大大增强,直接表现为700度高温条件下,SO2的储存能力增加,由原来的0.1g-SO2/g-Mg3AlO提高到0.28 g-SO2/g-Ca3AlO,在过渡金属系列中,掺杂过渡金属Fe 表现出了优异的SO2储存性能,其储存性能为0.41 g-SO2/g-Ca3CeAlO。掺杂过渡金属Co, Mn,的Ca3AlO材料,提高了材料的SO2储存性能的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材料再生还原的时间,与过渡金属相比,贵金属Pt的引入,除了显著增加饱和吸附硫容外(0.50 g-SO2/g-Ca3CeAlO),在还原方面,还原时间也由原来的126分钟,缩短为45分钟。材料上SO2的储存/还原机理如下:样品 Ca3AlO 不具有氧化还原中心,其吸附 SO2 的过程为:最初的时间里,SO2 与活性中心 CaO 和类 CaO 结构进行反应,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硫酸盐产物层,随着时间的延长,SO2 穿透产物层变的越来越困难,吸附速率变小,可以认为吸附剂渐渐失活。因而,Ca3AlO 较快达到吸附饱和。而样品加入金属之后具有氧化还原中心,其吸附过程和吸附机理与 Ca3AlO 不同。分析 Ca3AlXO(X= Co、Mn、Fe、Pt)系列材料的吸附 SO2 过程:先进行氧化后进行吸附。在金属氧化物的催化作用下, SO2 被氧化为 SO3,然后 SO3 与 CaO 等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硫酸盐,其中 Ca 是吸附活性中心,XO(X= Co、Mn、Fe、Pt)是催化中心,起到催化氧化SO3作用。在还原时,XO又是还原中心,降低了硫酸盐还原所需时间,金属硫酸盐可直接被高温下的氢气还原为硫化氢,从而实现材料的再循环利用。. 研究成果方面,发表了学术论文4篇,其中SCI 2 篇,中文核心2篇。协助培养硕士生2名,达到并完成了相关考核指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2A66铝锂合金板材各向异性研究
多酸基硫化态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电解水析氢应用
(LDHs)衍生复合氧化物Mg - Co, Ca/X-Al-O 上NOx储存,分解和还原
含铜类水滑石及其衍生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过程研究
钴镍镨镧类水滑石的合成、表征及衍生复合氧化物催化性能研究
氧析出/还原反应双功能电催化剂非晶态Fe-Co-Ni-Mn基氧化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