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对内耳毛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0071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林颖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欣,查定军,邢影,陈阳,李旭,何亚,王淑娟
关键词:
耳聋二甲双胍Nrf2氧化损伤活性氧
结项摘要

耳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以往研究已经证明,氧化损伤是神经性耳聋的主要发病机制。因此,抗氧化应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损伤、保护听力。然而,目前尚缺乏经济廉价、毒副作用少的临床药物应用,寻找合适的抗氧化损伤活性药物势必成为治疗神经性耳聋的突破口。二甲双胍作为古老的糖、脂代谢调节药物,其具体药理机制却始终尚未阐明。国外以及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在体外具有抗氧化活性,并且针对耳毒性药物所致内耳毛细胞损伤具有浓度相关的保护作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研究拟进一步借助体外内耳组织氧化损伤培养模型,通过激活/阻断Nrf2-ARE的信号通路,探索二甲双胍对毛细胞内源性抗氧化系统的关键转录因子Nrf2及其上下游信号分子的调节作用,并检测其对急性和慢性耳聋模型小鼠听力的防治效果,为耳聋的诊治研究提供新的策略和相应的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其具体药理机制却始终尚未阐明。二甲双胍在体内、体外氧化损伤模型中均显示了对耳蜗听觉、前庭毛细胞的保护作用,体外培养试验中二甲双胍有效减少毛细胞死亡,呈药物浓度相关性;生物有效浓度的二甲双胍还减少细胞凋亡;二甲双胍通过抑制非caspase的AIF凋亡信号途径发挥抗凋亡的作用,进一步分子机制有待后续研究。急性耳聋模型中二甲双胍对听力下降呈一定程度治疗作用,DPOAE及ABR检查发现噪声暴露后第一天的暂时性阈移有缓解。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4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5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微环境对内耳毛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7068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陈烨
学科分类:H1404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大米抗氧化肽对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3120134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梁盈
学科分类:C20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GLP-1对内皮细胞糖脂毒性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7091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郭立新
学科分类:H0708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虎杖甙对内毒素休克和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细胞机制

批准号:39470855
批准年份:1994
负责人:金丽娟
学科分类:H3209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