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中正负电极间的相互作用与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7312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6.00
负责人:郑洪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苏州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诚成,杨勇,张玉玺,张丽娜,高丽霞
关键词:
相互作用寿命正极负极锂离子电池
结项摘要

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汽车的首选电源,正在向高能量、高功率密度、长寿命、低造价和高安全性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一直集中在关键材料的制备和优化方面,而对这些关键材料在电池长期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缺乏认识。本研究拟以动力锂离子电池常用的正极材料和石墨类碳负极材料为研究对象,探讨整体锂离子电池在长期电化学循环过程中正负极间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电池寿命、容量和倍率性能等的影响,借助SEM、EDX、XRD、FTIR等现代光谱学技术研究正极对负极以及负极对正极的作用情况,使用ICP方法测定不同条件下正极中的过渡金属阳离子在负极表面的沉积量和负极对正极的锂消耗量,剖析锂离子电池正极与负极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寻找抑制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为开发长寿命锂离子电池提供科学支撑。

项目摘要

20余年来,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一直集中在关键材料的制备和优化上,而对这些关键材料在电池长期循环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缺乏认识。本研究使用动力和储能锂离子电池常用的正极材料和碳负极材料,通过电池工艺优化包括电极片的制作、非电极活性物质种类和配比、电解液组成和电池工作条件等,制作了不同种类的整体锂离子电池,实现了在实验室对MCMB/LiFePO4电池和MCMB/ LiNi1/3Co1/3Mn1/3O2等电池上千次循环试验。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整体锂离子电池在长期循环过程中正负极间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电池寿命、容量和倍率性能等的影响,借助SEM、EDX、XRD、FTIR等现代光谱学技术研究了正极对负极以及负极对正极的作用情况,使用ICP方法测定了多种正极活性物质中的过渡金属阳离子如Co、Mn、Ni、Fe在常用有机电解液中的溶解,研究了整体电池长期循环后,石墨负极上的过渡金属元素的沉积情况,结合电池的阻抗变化,揭示了锂离子电池长期循环过程中正极对负极作用的机理。通过对电池容量衰退的原因诊断,发现锂损失是LiFePO4等许多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的最关键原因,测定了电池碳负极表面SEI 膜含锂量及其随电池循环次数的变化情况,把碳负极表面SEI膜含锂量的变化情况与正极缺锂情况和电池容量衰退结合起来,阐述了电池循环过程中负极对正极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通过电解液组成优化、粘结剂优化、电极孔率优化和石墨表面包覆等方法,探索了抑制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和途径,特别是通过抑制电池内部活性锂消耗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寿命,这些工作对深入理解和认识锂离子电池工艺技术中的科学问题和提高锂离子电池工业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实施,课题组先后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如J. Phys.Chem. C, J. Power Sources, Electrochemica Act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nistry A, Nanoscale, RSC advances, Electrochem. Commun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在同行中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成功申请和承办了第十七次全国电化学大会,参加人数超过2600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2项已获得授权,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1次,培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7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DOI:10.11887/j.cn.202101019
发表时间:2021
2

基于EPR 政策的耐用品设计寿命的决策研究 ———从计划报废的视角

基于EPR 政策的耐用品设计寿命的决策研究 ———从计划报废的视角

DOI:
发表时间:2020
3

蛹期薜荔榕小蜂的琼脂培养

蛹期薜荔榕小蜂的琼脂培养

DOI:
发表时间:2021
4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及电池火抑制过程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及电池火抑制过程

DOI:
发表时间:2021
5

FRP-钢-混凝土组合柱的研究现状

FRP-钢-混凝土组合柱的研究现状

DOI:
发表时间: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全固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与正负电极的作用机制

批准号:5117202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范丽珍
学科分类:E020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双排抗滑桩与桩排间岩土体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4110217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申永江
学科分类:D07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池杉及其与间作物间相互作用生态学机理研究

批准号:39500115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薛建辉
学科分类:C1607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丛枝菌根真菌与固沙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49961005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冯固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