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与正负电极的作用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7202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范丽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陶华超,王明珊,倪海芳,乔素燕,周栋,史鑫,张见
关键词:
电极材料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界面
结项摘要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是未来储能器件的发展方向,它的发展取决于高容量正、负极材料的开发应用以及安全性问题的解决。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为由使用液态可燃性有机电解液带来的循环稳定性差和安全隐患问题。聚合物电解质可兼备高的离子电导率、不可燃、宽的电化学稳定性窗口及固态的特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本项目旨在探索与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以及纳米硅负极材料相匹配的聚合物电解质体系;深入研究该聚合物电解质与正、负极材料的界面反应,探明正、负极表面固体电解质(SEI)膜的成分与结构特点、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电化学稳定性,解析聚合物电解质中各组分与浓度对界面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改进聚合物电解质和对电极材料进行表面修饰,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安全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奠定良好的科学基础。

项目摘要

由于聚合物电解质具有与电极材料间的反应活性低、质量轻和易成膜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项目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宽电化学窗口、以及优异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的聚合物电解质,主要包括聚氧乙烯 (PEO) 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TMPTMA) 基、以及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TEGDA)和正丁基丙烯酸酯(BA)共聚型聚合物电解质。研究了不同的制备工艺,并系统地进行了电化学以及界面性质的研究。其中,由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TEGDA) 和正丁基丙烯酸酯 (BA) 共聚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具有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稳定等优点,但电解质的机械强度不高。针对该问题,本研究中通过不同改性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包括:添加Al2O3制备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与具有良好三维网状结构的静电纺丝聚酰亚胺 (PI)和聚丙烯腈/氧化铝 (PAN/Al2O3)薄膜复合形成混合体系的聚合物电解质;与PAN共混得到共混型聚合物电解质,形成半贯穿交叉型聚合物网络,增加电解质的机械强度。当Al2O3含量为5wt%时,TEGDA-BA/Al2O3复合电解质的电导率达到6×10-3 S cm-1,具有优良的韧性和弹性。以LiFePO4为正极材料的电池,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稳定在152.8 mAh g-1,容量保持率达到90.6%。此外,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与各种正负极材料的相容性,并对电极材料进行了表面改性,包括对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进行F离子掺杂改性,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对Si,Sn, Ge等材料进行结构设计与包覆改性,有效解决了由于在充放电过程中严重的体积效应而导致的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研究可从根本上解决由液态电解液带来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DOI:10.19964/j.issn.1006-4990.2020-0450
发表时间:2021
4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7
5

热塑性复合材料机器人铺放系统设计及工艺优化研究

热塑性复合材料机器人铺放系统设计及工艺优化研究

DOI:10.3901/jme.2021.23.209
发表时间:2021

范丽珍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0702006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37202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873015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3200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9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5187202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比能量镁离子电极活性材料的研究

批准号:50081004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袁华堂
学科分类:E0110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锂离子电池中正负电极间的相互作用与机理研究

批准号:2107312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郑洪河
学科分类:B0905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性能衰减机制、寿命预测及耐久性管理技术基础

批准号:U166425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姜久春
学科分类:E0208
资助金额:225.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4

高比能量磷酸盐体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批准号:5140210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邝泉
学科分类:E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