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T2DM)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IR),但其机制不清楚,更谈不上有效的治疗。新近研究发现过氧化氢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PI3K/AKT在肝脏IR和T2D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前期在氧化损伤介导的T2DM模型中发现肝脏的PPARγ表达下调,楤木皂苷能改善T2DM的IR,对T2DM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课题拟通过建立T2DM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采用细胞生物学、免疫共沉淀、流式细胞术、RNA干涉等方法,在整体水平和细胞水平上,证实楤木皂苷对氧化应激造成的肝脏IR中的防护作用,探讨PPARγ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阐明楤木皂苷通过PPARγ及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在T2DM治疗中发挥作用。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阐明肝脏IR和楤木皂苷改善IR的分子机制,寻找一种新型治疗T2DM的中药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2型糖尿病(T2DM)的防治成为国际上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T2DM的治疗没有特效药物,临床常用的T2DM治疗药物仍以合成的化学药物为主,但均存在不良反应。T2DM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IR),但其机制不清楚。因此筛选有效的抗肝胰岛素抵抗的中药非常重要。本课题建立了高脂高糖和氧化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体内和体外模型,采用动物实验、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观察黄酮类提取物和纳米化OA对胰岛素抵抗大鼠和正常肝细胞系的改善作用,并在细胞水平上研究PPARγ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证实两种药物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肝损伤和氧化损伤具有防护作用。这两种药物的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改善了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和减轻了氧化损伤而缓解了胰岛素抵抗。本课题为寻找新型治疗T2DM的中药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 on hypoxia-induced PC12 cell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Astragaloside IV exerts angiogenesis and cardioprotec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via regulating PTEN/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miRNA调控
自噬与PI3K/Akt/mTOR通路Cross-talk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黄连温胆汤的干预机制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
TLR2/4信号通路在PPARδ改善脂毒性所致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