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旅游地的边缘化水平测度与空间演化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0112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黄薇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成林,沈非,韩卢敏,余伶莲,彭敏,张文静
关键词:
边缘型旅游地空间演化动力机制测度边缘化水平
结项摘要

As one of the widespread tourism area types,the peripheral tourism areas are the "fringe area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at present, but it can become the "potential area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peripheral tourism area connotation, the project selects Mount Qiyun,Wuhu City and Hongcun Village which are the three types of peripheral tourism areas with different developing situations as cases for study, and uses the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model, membership function, multi-objective linear weighted function, factor analysis, primary city distribution, rank-size distribution, clustering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construct a peripheraliz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ith five peripheral factors including tourist resources, tourist transportation, social economy, tourist brand and tourist economy as well as twenty single index, and measure the peripheralization level. The project makes a study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s, patterns and evolution tendencies of different case areas, probes into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peripheral tourism areas in different evolution patterns, and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paths and management patter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eripheral tourism areas. As "fringe areas" which haven't been given enough attention to by the experts, this study will enrich the tourism area research types, and broaden the prospective of tourist geography research.

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旅游地类型,边缘型旅游地虽是当前旅游发展的"边缘区",却可能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潜力区"。 本项目在界定边缘型旅游地内涵的基础上,选取三类发展态势各异的边缘型旅游地-齐云山、芜湖市、宏村为案例地,拟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隶属函数、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因子分析、首位分布、位序-规模分布、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等多种方法,构建基于旅游资源、旅游交通、社会经济、旅游品牌、旅游经济5类边缘因子和20个单项指标的边缘化评价指标体系,度量边缘化水平;研究不同案例地的空间结构形态、格局及演化趋势,探讨不同演化模式下边缘型旅游地的动力机制;揭示不同类型边缘型旅游地的发展路径和管理模式。 作为没有得到学者们足够关注的"边缘区",本项目的研究将丰富旅游地研究类型,拓宽旅游地理学研究视角。

项目摘要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产业比较效益的驱动和核心旅游地扩散效应的增强,一些边缘型旅游地正逐渐成长为区域旅游发展的“潜力区”,研究意义凸显。本项目运用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通过理论探讨、社会调查和实地研究,选取多个典型边缘型旅游地,分析其多重边缘化特征、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同时对市域旅游地进行边缘化水平测度,籍此研判安徽省旅游空间格局及演化态势。. 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认为“核心-边缘”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博弈理论,首位分布法、位序-规模分布法、因子分析法可作为边缘型旅游地测度和演化过程、机制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据此构建研究主要思路,细化研究基本指标体系,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其次,收集2005-2015年安徽省各地市旅游经济数据,计算各市旅游业发展边缘化指数,归纳其发展演变特征。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以“黄山市”为单一核心逐渐形成“黄山-合肥”双核心格局,同时芜湖、安庆、池州三市边缘化指数变小,发展潜力较好,逐渐形成次级核心区域。但部分北部城市边缘化指数加大,旅游发展的边缘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最后,通过对芜湖市、宣城市、齐云山等典型边缘型旅游地的实地调研,获取了基础数据,分析了其边缘化特征一般表现为:(1)旅游资源独特性不足;(2)旅游形象显识度不够;(3)旅游经济水平不强劲;(4)旅游交通体系不完善。周边强势旅游区的遮蔽效应强大、地方经济基础薄弱、政府政策惠及较少是边缘化形成的重要原因,并尝试提出不同边缘型旅游地的特色发展路径。. 旅游业的发展是动态的,旅游地的边缘化水平、区域旅游的空间格局和形态也是在不断动态变化的。同时不同边缘型旅游地发展过程及特征不同,旅游地开发与管理中需考虑其个性化特征与需求,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本项目研究结果不仅扩充了旅游地理学的理论视角,同时还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引导区域旅游合作纵深发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5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大城市边缘化地区社会空间破碎机理与效应研究——以南京为例

批准号:41901196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刘春卉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乡村旅游地空间演化与地方认同建构

批准号:4180117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安传艳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4.4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边缘化-机理与对策研究

批准号:70573092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吴晓波
学科分类:G04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多源遥感信息的城市边缘区空间测度与景观感知

批准号:4167143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吴志峰
学科分类:D0113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