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次生代谢的起源相对古老,和动物的初级代谢可能存在"功能同源性",所以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才可能对动物有生理活性。本项目研究以"次生代谢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之一,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为理论依据,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1、植物共生放线菌多源基因组学(metagenomics)研究。建立云南美登木和滑桃树中未经纯培养放线菌的混合DNA文库;根据代谢组学的分析结果、活性筛选结果和异源探针杂交或基因组扫描结果筛选出候选质粒;结合活性和LC-ESI-MS追踪分离活性成分,进行微量成分的结构测定;确定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理,通过组合生物合成和定向进化(如DNA shuffling)对活性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2、研究宿主植物化学成分对共生放线菌次生代谢途径的影响,从次生代谢的角度探讨植物-微生物的协同进化。本项目研究将拓宽微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探索微生物次生代谢的起源和进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从植物中寻找新的农药
从植物中寻找新的农药之二
从黄牛木属植物中寻找通过核受体RXR-TR3介导细胞凋亡的抗癌活性成分
从稀有放线菌中寻找糖肽类抗生素新品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