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机制设计与政策选择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20320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陈诗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巨文忠,龙开元,毕亮亮,张明喜
关键词:
政策选择粮食调控系统评估博弈分析机制设计
结项摘要

The study is conducted on the background of world political situation fluctuation and food security crisis which frequent occurrence of natural disaster results i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China, food supply-demand has been changed. Food macro-adjusting gained some effects but with excessive regula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first stage started with analyzing food macro-adjusting system basic structure and subject -object interest conflict with game theory. This aimed to show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of food macro-adjusting system, and then to analyz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that lays a foundation for system design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The second stage is mechanism design. Firstly this part studys food market supply-demand prospects and structure change, and policy adjustment which the latter leads to, according to farmer and enterprise investigation. Secondly this part makes a study on food macro-adjusting system design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Finally this part puts forward system frame requirements and policy choice, which ensure that system mechanism runs smoothly.

本研究是在世界政治局势波动、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粮食安全出现危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带来粮食供求变化,粮食宏观调控取得一定成效但出现过度调控效应的背景下开展的。研究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对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系统基本架构的研究入手,通过对系统中主客体间存在的利益冲突进行博弈分析,对系统的效果和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来反映粮食宏观调控系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系统设计和机制创新奠定基础。第二个阶段是机制设计部分。首先对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市场的供需前景和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并结合农户、企业调研分析结构变化带来的政策需求,继而对我国粮食宏观调控进行系统设计和机制创新研究,最后提出保障系统机制顺利运行的制度框架要求和政策选择。

项目摘要

课题结合不同产区和销区的实地调研,系统评估了现阶段我国粮食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粮食宏观调控对农民种粮增收、调动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和带动粮食加工产业发展及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认为:一是现阶段我国实施的粮食调控政策,基本上实现了调控目标,对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调控目标的多重性加重了宏观调控的难度,政策体系设计缺乏系统性导致效果相互抵消,调控主体之间利益博弈使得实施效果打折扣,市场机制被扭曲,隐含着较高的市场风险,以及不断上涨的粮价造成政府与市场的多重压力。二是主销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远高于主产区,在现有粮食宏观调控机制下,粮食生产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小。三是由于粮食生产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较小,产粮大县激励政策效果较弱,加上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差、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失衡。四是近年来我国粮油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且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导致粮食加工业效益与企业盈利能力整体偏低。五是我国粮食流通政策体系日益健全,粮食流通管理效能不断提高,服务宏观调控决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市场流通主体发育不成熟,批发市场与期货市场发展程度偏低,影响粮食市场稳定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粮食流通价格机制与发展软环境亟待改善。.新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建立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至关重要。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加大粮食结构性改革力度,坚持粮食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粮食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健全和完善种粮利益保护机制、粮食储备调节机制、粮食进出口调节机制、粮食需求管理机制、粮食终端市场调控机制、低收入群体粮食保障机制,综合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化导向的调控手段,稳定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有效发挥粮食储备吞吐、加工转化的调节作用和财政补贴的导向作用,完善推进最低收购价政策、目标价改试点及临时收储制度,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和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4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5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陈诗波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石油价格冲击下的国际粮食波动对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与政策选择研究

批准号:7137310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董秀良
学科分类:G0306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效果评价及政策优化研究

批准号:7120322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辛翔飞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增强粮食供给稳定性的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

批准号:79770044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李岳云
学科分类:G0106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我国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系的研究

批准号:70673120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邵立民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