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迁徙活动的季节差异和年际差异:以中杓鹬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7246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马志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守栋,邝粉良,曹文华,范钧
关键词:
滞后效应迁徙迁徙日程行为适应脊椎动物
结项摘要

Migration period is the critical period in the life history of migratory birds. Clarifying migration activity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is help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entire life history of migratory birds.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track the migration of whimbrels (Numenius phaeopus) in long term to clarify their migration timing, migratory routes, stopover decisions, and habitat use at stopover sites. This could fill the knowledge gaps in understanding the migration ecology of whimbrels. We will further compare the migration activity of whimbrels in spring and autumn. Combining with analysis on the published migration data of other migratory birds, we will test the effects of time pressure due to breeding in high latitude on the migration of birds. In addition, we will compare the interannual differences of migration activity focusing on the same individuals. According to the migration and breeding investment of individuals in the earlier periods, we will explore the short- and long-term influences of carry-over effects. Results from this project will be helpful for clarifying the adjustment of migration activity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the adaptability of migratory birds to diverse environments. Moreover, results will provide evidences for recognizing the close linkage among various periods in the life history of migratory birds.

迁徙期是候鸟生活史的关键时期,阐明候鸟的迁徙活动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对于认识候鸟的完整生活史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拟以中杓鹬(Numenius phaeopus)为代表性研究对象,对其迁徙活动进行长期追踪,分析其迁徙日程和路线、迁徙停歇决定以及迁徙停歇地利用等特征,填补该物种迁徙生态研究的空缺;比较中杓鹬春季和秋季迁徙活动的季节差异,结合对已有的多种候鸟迁徙数据的综合分析,剖析候鸟在高纬度繁殖所带来的繁殖时间压力对迁徙活动的影响;基于不同个体在迁徙日程、繁殖投入等方面的特征,进一步探讨生活史经历对候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认识候鸟迁徙活动的调控及其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理解候鸟不同生活史阶段之间的密切联系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

迁徙期是候鸟生活史的关键时期,阐明候鸟的迁徙活动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对于认识候鸟的完整生活史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以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中杓鹬(Numenius phaeopus)为代表性研究对象,基于对其迁徙活动的长期追踪,确定了其迁徙日程、迁徙路线、关键迁徙停歇地;发现了风的支持作用以及云量对飞行高度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指出中杓鹬通常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空飞行;揭示了迁徙活动的种群差异、季节差异和年际差异,解析了候鸟在高纬度繁殖的时间压力对春季迁徙活动的影响;阐明了中杓鹬在崇明东滩这一关键迁徙停歇地的栖息地类型以及栖息地利用的个体差异、昼夜差异和潮汐影响,强调了即使是像中杓鹬这样可以利用多种栖息地类型的鸟类,提供多种类型的栖息地可以提高鸟类的环境容纳量和提升保护效果;首次发现中杓鹬亚种N. p. rogachevae至少有部分个体的迁徙路线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而以往认为在该区域常见的指名亚种可能仅在迁飞区的西部零星分布甚至没有分布;发现了中杓鹬的迁徙日程、迁徙路线和关键迁徙停歇地的利用在年际间保持着高度的稳定性。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对于全面认识中杓鹬迁徙活动特征及其维持和调控,为开展迁徙鸻鹬类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2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1.002
发表时间:2019
3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4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5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20.0744
发表时间:2021

马志军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57228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7210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670269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7233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0208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400057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7209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57407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71939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土壤固碳效率差异机制分析-以红壤为例

批准号:U183218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周虎
学科分类:A3202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2

南海暖水季节和年际变化机制

批准号:40476009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王启
学科分类:D0601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身体差异的城市女性公共空间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批准号:5120832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楚超超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电特性差异的以麦麸为例的生物材料电场诱导分离研究

批准号:3117178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陈正行
学科分类:C2001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