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IBD)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发病机制迄今不明。我们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转录因子FoxO4参与了炎症转录因子NF-kB信号调控;FoxO4缺失加剧了化学物诱导的肠道炎症反应;初步临床研究显示FoxO4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低表达,提示FoxO4可能是肠道炎症反应的一个潜在的保护性因子。为进一步探讨FoxO4参与IBD进程的生物学意义以及免疫调控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延续此前的阶段性成果,运用已成功构建的FoxO4敲除小鼠(FoxO4 KOs),建立慢性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以明确FoxO4 KOs的遗传学表型及病理改变,同时结合临床样本深入研究FoxO4在IBD炎症进程的表达谱差异及遗传多态性,进而基于目前的预实验数据,构建体外上皮屏障及多种淋巴细胞模型深入探讨FoxO4参与NF-kB调控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其预期成果将可能为阐述IBD的发病机制以及新药靶点提供重要依据。
炎症性肠病(IBD)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乱是IBD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但具体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最近研究表明插头样转录因子O亚家族(FoxO)家族在免疫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FoxO4与免疫系统的关系至今仍不明确。我们成功构建FoxO4基因敲除小鼠,建立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急性IBD模型,发现FoxO4敲除加速急性IBD进程。同时利用微电子芯片构建肠道屏障损伤动态监控系统,进一步筛选调控参与屏障调控重要分子,后续研究发现蛋白磷酸酶Shp2在调控上皮细胞完整性与巨噬细胞固有免疫功能具有关键意义,可能调控FoxO4在急性IBD模型抑制炎症因子NF-κB活性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本课题后续研究获得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进一步通过Shp2条件性敲除小鼠深入研究IBD的发病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转录因子IRF4在固有淋巴细胞ILC介导的炎症性肠病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miRNA对炎症性肠病中重要细胞因子的调控研究
HPCAL1对炎症性肠病中肠道神经-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
TLRs信号的负性调控分子TAM受体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