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产药材红芪道地性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360621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5.00
负责人:李成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明伟,李硕,李波,魏学明,王燕,祝永甲,杨苗苗
关键词:
红芪生态因子道地性相关性
结项摘要

Project of Gansu Features herbs Hedysari instability for Hedysari production, quality fluctuations,the lack of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quality evaluation criteria,the economic benefit is not clear problem,closely integrated Pharmacognosy,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computer science,ecologyscience and other disciplines research methods, HPLC-MS, GC-MS,LC-MS,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nalytical techniques,the law and its impact mechanism study the active ingredient Hedysari accumulation; established active ingredient quality control indicators, the establishment ofexclusive content determination Hedysari; based on its origin adaptability, to choose Hedysari best suitable area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their quality, to reveal its genuineness causes; system, comprehensivenormative research Hedysari quality of herbs, to establish a method of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quality evaluation mo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edysari promote effective Hedysari use,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promot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本项目以甘肃特色药材红芪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红芪产量不稳、质量波动、缺乏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价标准、经济效益不明显等问题,紧密结合生药学、中药化学、计算机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研究方法,采用HPLC-MS、GC-MS 、LC-MS、原子吸收光谱等分析技术,对红芪中活性成分积累规律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确立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指标、建立红芪专属含量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其产地适应性进行分析,选择红芪的最佳适生区域,并探讨环境对其质量的影响,揭示其道地性成因;系统、全面、规范研究红芪的药材品质,建立质量评价方法、指标体系、质量评价模式。项目的实施可提高红芪质量,促进红芪有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红芪根、叶片、种子、土壤等171份样品及16个生态因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本草学考证、显微成像、HPLC-DA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火焰光度法、ISSR、PCR及计算机等研究技术,重点开展了不同产地、生长方式的红芪质量评价研究、不同分布区生态因子与红芪质量的相关性研究、不同产地土壤营养成分差异性、红芪的遗传多样性、红芪种质核型、最佳采收期以及影响红芪道地性的社会环境因素等研究,发现历代本草中多将红芪列入黄芪项下,作为黄芪使用;来源复杂,品质参差不齐,现主要分布在甘肃陇南、定西地区,是甘肃的道地药材,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不同产地红芪的质量差异显著,野生红芪质量优于栽培红芪,武都地区红芪药材质量优于宕昌、定西地区所产红芪;性状特征、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红芪多糖、浸出物等活性成分含量及HPLC特征指纹图谱是评价甘肃红芪质量的指标体系;热量、地理、光照、降水是影响红芪质量的关键性因子,不同产地红芪活性成分含量差异的原因是各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红芪对土壤中不同营养成分具有选择性;甘肃红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不明显,经度、极端最高气温、年平均干燥度、平均无霜期、≥0℃积温是影响红芪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关键因子。红芪染色体为二倍体核型分类应属于“2A”型,为较为对称类型。不同产地生长期的红芪样品在性状、药典检查项及活性成分含量呈现出一定规律,其最佳采集时间为10月中下旬。科学的生产技术、独特的炮制方法、经济贸易、中医临床应用、文化背景和政策法规等因素是影响红芪道地性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红芪道地性的形成主要与内在遗传多样性、外在关键环境因子及重要社会环境因素有关。研究结果为红芪的质量控制及深入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李成义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86068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甘肃道地药材当归生态适应机制研究

批准号:3107035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应东
学科分类:C0303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甘肃道地药材当归红芪超滤物通过调控肝癌细胞自噬对化疗的减毒增敏效应研究

批准号:8146067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寇炜
学科分类:H3302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甘肃道地药材纹党品质形成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36062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杨扶德
学科分类:H3202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黔产淫羊藿药材道地性及其主导因子研究

批准号:8136062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悦云
学科分类:H3202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