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政策设计研究 - 不完全竞争视角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47301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刘安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英奎,徐广军,任继勤,甘志霞,高歌,尚玥佟,马睿娟,李惟依
关键词:
发展政策环境管理区域协调发展新经济地理学产业集聚
结项摘要

This Research is aimed at setting up a theory of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perspective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formulating related policies to provid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with relevant reference.By introducing environment variables and technological externality into the first-generation model of new economic geography (NEG),we attempt to derive a NEG model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analyze features and laws of nonlinear evolution of the pattern of space consisting of societ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under the interation between the societ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as well as features and laws of evolution of related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nd explore various ways leading to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imperfect competi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our empirical research of various interregional conflict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study of cases of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other countries or regions, we devire various policies for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The innovation to be generated from this research includes (1) formulation of an extended model of new economic geography; (2)construction of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perspective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3)designing of policies of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conditions for relevant regions to be eligibile for such policies.

本课题将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政策构成和政策设计作为拟研究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尝试从不完全竞争视角建立引入环境变量和技术外部性的扩展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分析探讨在社会、经济、环境变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非线性演化特点和规律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区际利益冲突的时空演化特点和规律,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途径,建立有严密逻辑和内在关联支持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结合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潜在的各种区际利益冲突或"不协调"的实证研究以及对国际范围区域协调发展案例的分析,导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协调发展相关政策,为国家实施区域协调战略和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参考。本研究拟生成的创新包括:(1)建立扩展的新经济地理模型;(2)以新经济地理学为基础建立系统化的不完全竞争下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3)设计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与政策享受条件。

项目摘要

早期的新古典区域增长理论和经济地理学理论采用完全竞争框架解释区域发展规律,其区域趋同预测与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现实不相吻合。我们的研究从不完全竞争视角建立引入环境变量和技术外部性的扩展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分析探讨在社会、经济、环境变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非线性演化特点和规律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区际利益冲突的时空演化特点和规律,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途径,为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设计与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和重要研究结果包括:(1)从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事实出发,通过经济计量论证中国从传统农业国转换为现代工业国,生产过程已经从规模报酬不变转换为规模报酬递增,研究以大国开放经济为特征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实行从完全竞争向不完全竞争的理论范式转变;(2)引入环境外部性,在扩展的新经济地理学框架内建立大国区域协调发展模型,探讨大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在环境外部性与市场外部性共同作用下,空间格局依核心-周边关系演化致不发达地区在居民收入、产业份额、就业机会、成长机会上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的最优空间演化路径是最优空间规划与最优环境与财政政策组合共同作用的结果;(3)进一步建立空间一般均衡模型揭示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层机制,揭示大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基础,指出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尤其要重视本地市场效应、竞争力效应、工资收入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对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影响;(4)以上述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基础,针对华北五省区和江苏省展开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我们的研究的科学意义在于以创新性的理论框架和严密的逻辑关系揭示在环境外部性与市场外部性共存下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层微观机制,通过反映大国开放经济特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大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与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支持,形成对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研究方法论和理论预测的重要扩展和补充,尤其是通过创新性的理论建模努力和机制揭示构成对当前国内流行的新经济地理学实证研究的有益的呼应和补充。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4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2
5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DOI:10.12202/j.0476-0301.2020285
发表时间:2021

刘安国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税收竞争、要素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视角

批准号:7107307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付文林
学科分类:G03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多视角的新疆区域协调发展综合研究

批准号:70463004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高志刚
学科分类:G0413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人力资本配置与区域协调发展:多层次空间的视角

批准号:7180303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盛玉雪
学科分类:G0312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低碳视角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素空间联动机制研究

批准号:7146302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齐亚伟
学科分类:G0413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