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是中国11个鼠疫疫源地之一,鼠疫一直呈连续流行态势,地震灾后四川鼠疫疫源地爆发鼠疫的可能性极大。蚤类不仅是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也是鼠疫菌的临时储存宿主,其群落结构以及动态变化不仅是鼠疫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判断鼠疫流行前期的主要指标,蚤类传播鼠疫的规律与动力学特征是鼠疫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但目前尚没有地震灾后四川鼠疫疫源地蚤类群落及其鼠疫传播动力学的研究报道。因此,本课题运用媒介昆虫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研究鼠疫疫源地蚤类群落结构与动态变化规律,检测蚤体内的鼠疫菌和宿主动物体内的鼠疫抗体,运用相关模型分析蚤类群落和鼠疫传播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蚤类传播鼠疫的规律与动力学,这不仅对理解和掌握鼠疫传染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对保护和控制疫源地、掌握灾区疫情动态、控制或者消灭蚤类,切断传播途径,防止鼠疫爆发流行具有重要的实际运用价值。
捕获1571只青海田鼠,其密度达到599.94只/公顷,2011年的密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并显著大于其2012、2013年(p<0.05)。5月份青海田鼠怀孕率(58.41%)和繁殖指数(2.67)均为最大值。青海田鼠年龄结构月间差异显著(p<0.05)。.共梳捡到体蚤5种1809匹,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优势种。体蚤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0.622~0.739,平均值为0.695;均匀度指数为0.532~1.000,平均值为0.813;优势度指数为0.491~0.592,平均值为0.516;群落中物种数为2~4种。体蚤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没有显著性年间差异,但群落均匀性指数月间差异显著(p<0.05)。.共分拣巢蚤8种3438匹,巢染蚤率为100%,直缘双蚤指名亚种和细钩盖蚤是优势种。巢蚤指数为22.83~66.50,平均值为38.20,有显著性月间变化(p<0.05)且该指数2011显著大于2012、2013年(p<0.05)。巢蚤多样性指数为0.640~1.0021,平均值为0.7259;均匀度指数为0.503~0.993,平均值为0.789;优势度指数为0.472~0.558,平均值为0.518;群落中物种数为2~7种。2011年巢蚤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2013年有显著差异(p<0.05)。群落均匀性指数月间差异显著(p<0.05)。对3年捕获活鼠进行细菌学实验,均未发现鼠疫菌。3年对82只自毙动物进行鼠疫菌细菌学实验,在20只自毙青海田鼠上分离出11 株鼠疫菌。.汶川县共布有效夹7363个,捕获8种小兽共126只,捕获率为0.71%~7.28%,呈现出显著性的季节变化(p<0.05)。2011年黄胸鼠为优势种, 2012年和2013年龙姬鼠为优势种。有16只鼠染蚤,含3个物种45匹,染蚤率为0.00%~50.00%,平均值为17.06%;体蚤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1.33,平均值为0.43。染蚤率、体蚤指数年间差异不显著(p>0.05)。汶川县所有宿主均未检测到鼠疫抗体或者鼠疫菌。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耗散粒子动力学中固壁模型对纳米颗粒 吸附模拟的影响
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高发机制的研究
DNA条形码技术在青海鼠疫疫源地小型兽类和蚤类分类鉴定及鼠疫防治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长尾黄鼠鼠疫疫源地保存机理研究
云南省玉龙鼠疫自然疫源地性质、结构及其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