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大股东利益侵占和内部人控制并存的制度背景下,本项目拟突破第一类代理问题(重点是高管激励问题)和第二类代理问题(重点是大股东利益侵占问题)的研究相互孤立的局限,从大股东和高管权利博弈视角,通过借鉴和发展大股东利益侵占模型、最优契约模型和合作博弈模型,将公司中两类最重要的内部人- - 大股东和高管,放入统一的框架中进行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研究大股东与高管权利博弈与配置对高管薪酬结构、绝对薪酬水平、"薪酬-绩效"敏感性和公司绩效的影响,同时还将考察不同权利配置下,薪酬激励安排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借以考察高管薪酬安排影响企业绩效的途径。研究将拓展现有高管激励研究的视角,探索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激励理论和实证证据,为优化我国企业高管激励契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项目抓住中国资本市场上第一类代理问题(股东与高管)和第二类代理问题(大股东和小股东)并存这一典型制度背景,重点考察了大股东利益侵占对高管薪酬安排、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内容和重要成果:(1)大股东利益侵占对高管薪酬安排的影响研究。大股东利益侵占会显著降低公司业绩反映高管能力和努力程度的信息,因此,将削弱高管薪酬的激励强度。实证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存在这种现象,但在国有企业中,大股东利益侵占并不显著影响高管的激励强度。(2)大股东利益侵占、薪酬安排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大股东利益侵占削弱了高管“薪酬-业绩”的敏感性,进一步,低强度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降低了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3)研究政策对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影响及作用途径。以特别处理作为一项自然实验,分析了特别处理制度发挥作用的两条途径:治理股东和治理高管,实证结果仅支持治理股东路径,即控制权接管发挥了降低利益侵占、提高公司绩效的作用。(4)完成篇国际合作论文,被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接受。该研究对比分析了国内和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相较而言,境外机构投资者在新兴市场上,能够更好地发挥缓解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作用。.重要进展:(1)考察了董事和CEO合谋对CEO薪酬安排以及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董事薪酬与公司业绩背离时,公司的CEO获得了显著更高的薪酬,而且CEO薪酬与公司未来业绩之间正相关性也显著降低了,表明董事和CEO之间存在合谋。(2)考察高管和股东的不同权力配置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中股东权力主导了公司风险承担水平。而在民营企业中,股东权力和高管权力的相互制衡将显著降低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3)将La Porta et al.(2002)的利益侵占模型和Holmstrom et al.(1991)的最优契约模型结合,建立大股东利益侵占下的最优薪酬契约模型,但模型预测与实证结果正好相反,项目组将继续对数理模型进行修改。.综上,提高高管薪酬激励契约的有效性,国有和民营企业存在不同思路,民营企业中,加强对大股东利益输送的监管,是提高高管激励效果的重要途径。而国有企业中,比较突出的是一股独大、薪酬管制等问题,因此,引入混合所有制、赋予高管适当权力,形成风险共担的机制,是提高国有企业高管激励效果的可能途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基于LBS的移动定向优惠券策略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动态高管薪酬契约研究:基于战略视角
垄断与高管薪酬增长和差距
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影响因素、经济后果及其机理研究
高管业绩薪酬激励计划影响盈余管理的机理及其经济后果:基于跨期动态契约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