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酚是水体中一类常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能导致生物体的氧化损伤、抑制相关的酶活性,引起遗传毒性作用。国内外对氯酚类致水生生物遗传毒性的研究甚少,对其致毒途径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项目拟用氯酚类的代表物2,4-二氯酚对鲫鱼进行室内染毒,通过凝胶电泳、液相色谱分析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对主要脏器细胞中DNA单链断裂、双链断裂、碱基交联、DNA-蛋白质交联和DNA甲基化程度等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从而探讨2,4-二氯酚对鱼类的遗传毒性效应。本项目结合污染物致DNA损伤的三种主要途径(直接损伤、自由基途径和DNA甲基化途径),通过阻断自由基途径和DNA甲基化途径后,对比各处理组的遗传损伤程度,揭示2,4-二氯酚致鱼类遗传毒性的作用途径。本研究结果将填补国内外的相关空白,为水体中氯酚的环境监测和毒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深入研究氯酚类致毒的分子机理打下基础,为氯酚遗传毒性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指导。
本项目通过凝胶电泳、液相色谱分析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开展了2,4-DCP对鲫鱼的毒性效应研究,检测了经氯酚染毒后鱼主要脏器细胞中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的变化情况、氧化损伤程度、总抗氧化能力、DNA单双链断裂水平、以及DNA甲基化程度等,并从氧自由基(ROS)途径和DNA甲基化途径入手,联合氧自由基清除剂氮-乙酰半胱氨酸(NAC)和DNA甲基化酶抑制剂等,揭示了氯酚致鱼类遗传毒性的具体途径及其作用机制,圆满完成了原计划的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依托本项目,共培养青年教师3名,锻炼了研究生5人,已发表SCI期刊论文2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篇,学位论文1篇,还有3篇论文在投稿之中。参与本项目的成员按原分工内容积极开展工作,其资料查阅能力、科研动手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学术报告和论文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Empagliflozin, a 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 ameliorates peritoneal fibrosis via suppressing TGF-β/Smad signaling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2,4-二氯酚对斑马鱼性别分化的毒性效应及机制研究
水体中双氯芬酸与铜复合污染对鲫鱼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
五氯酚和全氟辛酸的联合肝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
四氯邻苯二酚与叠氮钠协同毒性分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