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排放、碳关税对中美经济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 基于CGE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27327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4.00
负责人:潘家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丽峰,陈迎,张莹,刘哲,刘昌义
关键词:
CGE模型碳关税转移排放中美经济
结项摘要

Carbon tariff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both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loss of social welfare for both sides. Carbon tariff policy will bring a spread effect, through economic penetration, transmission to all aspects of society. Applying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input-output, econometrics,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project sets up Sino-US dynamic CGE model, to determine the United States carbon tariff" threshold" that the Chinese welfare loss reaches a maximum according to the model .At this time, China will sell export products to domestic market or export them to other countries, the United States may produce by itself or import from other countries, the first choice of two countries has bigger influence on their own economy. In this case, the project analyzes Sino-US economic changes from the short and long term, and these changes make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Sino-US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 status and position, and puts forward China strategies to maintain steady economic development, safeguard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and deal with climate change.Even though without this extreme case in reality, the conclusions have a strong guiding role and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hina's participating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s,finding out competitors" cards", and making relevant policy in the future.

征收碳关税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会产生影响,双方的社会福利都会受到损失。碳关税政策带来的波及效应,会通过经济渗透、传导到社会各个方面。本项目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投入产出、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等理论与方法,建立中美两国动态CGE模型,根据模型确定使中国福利损失达到最大时的美国碳关税税率的"阈值"。此时,中国可以将出口产品转为内销或出口它国,美国可以在国内生产这些产品或从其它国家进口,而中国将出口产品内销和美国在国内生产这些产品对两国经济的影响最大,在这种情景下,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分析中美两国经济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中美两国减排目标、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立场和地位产生的深远影响,提出中国在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及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下的应对策略。即使现实中不发生这种极端情况,本研究的结论对于我国今后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摸清对手"底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重要现实意义

项目摘要

碳关税是因全球碳减排问题而被提出来的。美国一旦开征碳关税,对进出口国都会产生深刻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此,本项目通过建立中美两国动态CGE模型,确定了使中国福利损失达到最大的碳关税“阈值”;分析了中国在遭遇高碳关税损失后,将出口产品转为内销情况下,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分析了美国如果将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转为国内生产,对其经济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碳关税对中美深层次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中国应对策略。得出以下结论:. 当美国碳关税达到58美元/吨碳时,对中国福利损失达到最大。碳关税征收虽减少了能源需求和碳排放,但降低了居民和企业收入,降低了居民消费,行业产出下降,经济增长下降。表明美国碳关税政策实质上是一种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贸易壁垒,我国应坚决反对以“碳减排”为借口的单方贸易保护政策。. 在美国对中国征收高额碳关税后,中国把出口美国产品转为内销,短期内,GDP增速放缓,价格下降,居民福利受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增加,环境压力较大。从长期看,由于采取提高能源效率、调整产业结构以及两者组合策略,对GDP、价格水平,居民福利等都产生了正向影响,而对能源需求和碳排放产生了抑制作用,使经济和环境走上了双赢发展轨迹。. 在对中国征收高碳关税后,美国把从中国进口产品转由国内生产,虽然GDP在增加,居民和企业收入在增加,但价格水平和资本价格在不断上涨,且上涨幅度快于居民收入变化幅度,导致居民福利下降。同时,化石能源需求持续增加,碳排量增长幅度快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面临着更大减排压力。.美国高额碳关税的征收,从长远看,中国会更加坚定自己立场,主动出击,加快低碳化进程,及时调整并加大减排目标,增强执行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引领作用和话语权会逐渐增强。对于美国来讲,由于面临着巨大减排压力,增加了减排成本和碳减排目标实现的难度,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的难度加大,可能会削弱其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主导作用和话语权。. 为规避美国碳关税影响,中国应采取的对策有: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大力发展全球区域贸易合作,降低对美国依存度;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开展气候外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平;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实施电能替代战略;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建立透明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推行行业领跑者制度。.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潘家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0933005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11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40373002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470145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对我国加入TPP的经济影响评估:基于非关税措施等价关税的CGE模型分析

批准号:7147304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肖志国
学科分类:G030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国际贸易隐含碳测算及碳关税对中国经济贸易影响研究

批准号:7130301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马晓微
学科分类:G041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CGE模型的中国碳排放许可初始分配方案研究

批准号:7120321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袁永娜
学科分类:G04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低碳经济下资源税费政策路径选择及其影响分析——基于动态多区域CGE模型的研究

批准号:7120300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徐晓亮
学科分类:G041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