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旧石器过渡时期的植被与环境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7121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0.00
负责人:王伟铭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高峰,陈炜,金传芳,赖阳均,杨毅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植被与环境演变云南新旧石器过渡期微古植物学
结项摘要

The Neolithic-Paleolithic transition period is an important time for the formation of arable farming, when the earth's environment underwent great changes, such as a gradual climate warming in the late last glaciations, some distinct climatic fluctuation events and the Holocene maximum warm. The human activities gradually moved from caves to some foothills and valley terraces, where rich water supply was favorable for hunting, fishing, gathering and farming. The related study on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at that time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 and becomes a hot spot in exploring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arly human civilization. The archaeological sites of the Neolithic-Paleolithic transition period in Yunnan were found in many places, such as Tangzigou site, Nogkexiao Cave site and Xintian site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Nujiang River, Nanminan cave site and Xiangbidong cave site in the Lancangjiang River valley, Danawu "Microliths" site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Malu Cave site and Laolong cave site in the Red River valley, Getong site in the Zhujiang River Basin, etc. Nearly no research on the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 of these sites has been carried out so far. This project aims at revealing the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 of 8 sites by using comprehensive approaches including microplants and organic geochemistry. It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environment backgrou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long with some possible inherent relations between them.

新旧石器过渡时期是人类耕作农业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期间地球环境曾发生过很大的变化,如末次盛冰期后期气候的逐渐转暖,其后的一些大的气候事件,以及全新世大暖期。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开始从山洞走向山麓和河谷阶地,选择有水源,有利于渔猎、采集和农耕的场所居住。当时的植被和环境变化一直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探索早期人类文明形成与发展一大研究热点。云南地区新旧石器过渡时期的考古遗址多有发现,如怒江下游的塘子沟遗址、沧源农克硝洞遗址和龙陵新田村遗址,澜沧江流域的景洪娜咪囡洞遗址和剑川象鼻洞遗址,长江流域上游的大那乌遗址,红河流域的蒙自马鹿洞遗址和峨山塔甸老龙洞遗址,以及珠江流域的富宁各同遗址等,有关这些遗址的植被与环境信息至今知之甚少。本项目通过上述8个遗址的微古植物和有机地球化学等的综合研究,全面揭示这些遗址在新旧石器过渡时期的植被与环境,为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背景和可能的内在联系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云南地区新旧石器过渡时期的遗址多有发现,它们主要出现在不同的江河流域,呈洞穴和田野方式分布,与新旧石器过渡时期人类栖居形式相吻合,体现出云南作为连接东南亚北部和中国南部的迁徙纽带,在世界“新石器革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项目从环境演变的研究角度出发,运用微古植物和有机地球化学等手段,结合考古发掘证据,对研究区不同区域遗址点开展针对性系统研究。通过建立遗址点的年代序列、微古植物组合,及与现有的自然剖面资料和遗址点周围表土数据的比较,重建云南地区新旧石器过渡时期人类生活迁徙变化的植被和环境背景。与此同时,寻找可能的早期稻作证据,对水稻起源于从印度阿萨姆邦到中国云南的椭圆形地区的学说提出新的判断。综合研究表明,云南地区新旧石器过渡时期遗址点年代多在 100 ka BP 和 10 ka BP 之间,且以末次间冰期(MIS 5)和末次冰消期地点居多。植物群以亚热带和温带成分为主,类型相对丰富,木本植物花粉在孢粉总量中占绝对优势,说明当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明显,当地人类的主要食物应来源于捕捞或狩猎。在所有新旧石器过渡时期的遗址的孢粉和植硅体研究中,都没有发现早期稻作的证据,稻作证据在大阴洞连续的遗址剖面上,只出现在 3100-3300 cal. yr BP 及之后。对照邻近地区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遗址点周围的植被变化都不大;气候虽有波动,但幅度也偏小,除受到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外,还应存在季风气候的制约。项目工作的开展与完成,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有关云南地区在过去重大气候转折期,自然环境变化与人地系统响应等方面的科学证据。有关过去植被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等成果,可成为现代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参照系,在地质学和考古学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对正确解读过去全球变化背景下,稻作农业在亚洲东部地区的兴起与发展,及其与环境变化的有机联系提供了新的依据,并为研究区可持续发展带来帮助。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王伟铭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771000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47201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1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7078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270613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571152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049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87201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971076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旧石器文化过渡的环境背景研究

批准号:49771074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夏正楷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水洞沟地区新旧石器过渡期古人类生存环境研究

批准号:4090201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刘德成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云南植被地理研究

批准号:4147105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朱华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文化时期的植被、环境和人类活动特征研究

批准号:4137120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舒军武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