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沟地区新旧石器过渡期古人类生存环境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0201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刘德成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关莹,王春雪,张晓凌
关键词:
细石器新旧石器过渡期水洞沟生存环境
结项摘要

宁夏水洞沟地区地表分布有大面积细石器,新近发现埋藏于地层中的细石器文化遗存- - 12地点,出土大量的细石叶、磨制石器、骨器和动植物遗存,蕴含丰富的文化与环境信息。该遗址地处中国北方黄土与荒漠草原过渡区,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文化时代处于新旧石器过渡期和气候转型期,该时期石器类型向多样化发展,出现早期农业和畜牧业,是研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重要阶段。本项目通过系统深入的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遗址剖面地层C14和OSL年代测定,采用孢粉、植硅体、粒度和磁化率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以12地点为中心进行古人类生存环境研究,建立该地区文化发展和环境演变的时间序列,探讨古人类活动、文化发展与之生存环境之间的联系,以此来揭示我国北方在新旧石器过渡期古人类文化发展的环境背景。

项目摘要

水洞沟遗址12号地点(SDG12)是一处以细石叶技术为主的文化遗址,2010年4月对该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发掘,揭示了众多的火塘和烧骨,出土有大量的细石叶、磨制石器和骨器,蕴含丰富的文化与环境信息。地貌调查发现边沟河在该地区共发育6级阶地,文化层埋藏于边沟河Ⅱ级阶地中上部。根据C14和光释光测年数据,地层发育时代从距今4.7万年至1.1万年左右,文化层时代为距今约1.1万年,处于新旧石器过渡时期,略经流水改造,为原地埋藏。孢粉组合特征显示在整个地层发育期内该地区是以麻黄属+藜科+霸王属+蒿属+禾本科组合为主的植被类型,为气候比较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植被景观。在SDG12地点文化层堆积时期,气候相对暖湿,附近尚生长着沼生植物和榆、栎、桦等温带落叶阔叶乔木,气候相对暖湿,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古人类在此生活提供了较好的环境背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4

多酸基硫化态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电解水析氢应用

多酸基硫化态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电解水析氢应用

DOI:10.7536/pc210608
发表时间:2022
5

不同覆压条件下储层物性变化特征及水驱油实验研究

不同覆压条件下储层物性变化特征及水驱油实验研究

DOI:10.16452/j.cnki.sdkjzk.2016.02.014
发表时间:2016

刘德成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水洞沟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存环境研究

批准号:40472016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高星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东谷坨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存环境研究

批准号:40672119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裴树文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更新世末期水洞沟古人类对肉食资源的强化利用研究

批准号:4130201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乐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旧石器文化过渡的环境背景研究

批准号:49771074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夏正楷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