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钚同位素的主要来源与迁移途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66002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管永精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西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潘少明,阮向东,龚琦,FilippoTerrasi,王祥高,王慧娟,黄锦锋,王晓波,杨伟
关键词:
环境监测加速器质谱钚同位素北部湾
结项摘要

核爆散落核素钚的放射毒性和化学毒性都极强,了解钚在海洋环境中的含量及迁移行为对评估钚的放射性和对生态学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受上世纪核爆试验影响,中国领海及其邻近海域钚的来源及迁移过程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钚在海水中的化学形态比较复杂,分析其在海水中的行为要比137Cs等放射性核素复杂得多。虽然有一些课题组对中国领海钚的同位素含量及比值进行了一些研究,但钚在南海的迁移数据相对较少,而且与北部湾海域有关的迁移数据为零。本研究是使用α谱仪测定北部湾表层海水、悬浮物及海底沉积物中钚的活度,以及利用超灵敏的加速器质谱技术测定这些样品中240Pu/239Pu的比值,从而判定这些放射性核素钚的主要来源及迁移途径。此外,正在建设的红沙核电站位于北部湾地区的防城港,本工作也计划在兴建核电站的地点周围取样,进行钚同位素本底的分析,为评价核电站运行后对环境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项目摘要

了解钚在海洋环境中的含量及迁移行为对评估钚的放射性和对生态学的影响非常重要。受上世纪核爆试验影响,中国领海及其邻近海域钚的来源及迁移过程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钚在海水中的化学形态比较复杂,分析其在海水中的行为要比137Cs等放射性核素复杂得多。虽然有一些课题组对中国领海钚的同位素含量及比值进行了一些研究,但钚在南海的迁移数据相对较少,而且与北部湾海域有关的迁移数据为零。本工作对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土壤及海底沉积物同位素Pu,137Cs与210Pb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了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法和γ能谱法,对Pu,137Cs以及210Pb在北部湾的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对广西北部湾(包括防城港、钦州和北海)典型沉积地区进行了柱状样采集,测量了南流江口NLJ3和三娘湾湾内SN2柱状沉积物的137Cs和210Pb比活度,根据比活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利用137Cs和210Pb计年法,并结合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分析讨论了广西北部湾的现代沉积速率。南流江口NLJ3利用137Cs和210Pb计年法计算得沉积速率分别为0.964 cm/a和0.930 cm/a。三娘湾海湾内SN2利用137Cs和210Pb计年法计算得沉积速率分别为0.429 cm/a和0.458 cm/a。在北部湾防城港沿岸采集土壤样品,通过测量样品中137Cs比活度及有机质含量,确定了137Cs背景值,分析表层土壤中137Cs 分布特征,并探讨样品中137Cs 活度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137Cs 背景值为626±15 Bq/m2,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对137Cs 在海岸带表层土壤中的再分配起到重要作用。根据137Cs和210Pb确定的沉积速率对三娘湾采集的柱样SN2以及挑选了部分137Cs含量较高的样品进行了Pu同位素的测量。多个样品的测量结果表明,此地区240Pu/239Pu的比值分布为0.171-0.198,与大气沉降值0.18±0.02完全一致,239+240Pu的活度为0.075-2.088Bq/kg,所以此地区Pu的来源为大气沉降,PPG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19.016
发表时间:2020
4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5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2)09-2956-07
发表时间:2022

管永精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0805010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66500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钚(Pu)同位素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迁移行为研究

批准号:4150128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徐仪红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渤海钚(Pu)同位素的来源及其示踪应用研究

批准号:4167146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潘少明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放射性核素钚在环境中的分布、来源及迁移规律研究

批准号:1127501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郭秋菊
学科分类:A3007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氢氧同位素技术的民勤主要防风固沙树种水分来源与季节变化研究

批准号:4166100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亚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