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性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可视化技术方法研究——以西递、宏村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7815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吴永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国艳,苏剑鸣,徐震,路强,洪江
关键词:
可视化遗产性村落更新保护
结项摘要

本项目研究瞄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遗产性村落的保护利用与发展更新问题,选择典型性遗产性村落为研究对象,引入可视化技术,研究遗产性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图像采集、信息获取和识别构建三维虚拟村落,生成数据库;在虚拟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可视化技术研究遗产性村落保护修缮和基于三维动态演示的村落旅游开发方式;通过虚拟建设,研究遗产性村落再生的具体方法,分析其可行性、实施效果,评价其环境影响,实现村落更新实践的事前预测;整合其研究成果,建立基于可视化技术的遗产性村落保护与再生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协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对于完善古村落保护的实践性理论、丰富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也具有科学意义。

项目摘要

项目研究按计划执行,围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遗产性村落的保护利用与发展更新问题,选择典型性遗产性村落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定方案、路线开展研究。通过图像采集、信息获取和识别构建三维虚拟村落,生成数据库;结合调研数据并利用程序假设分析了徽州民居平面的模数特征,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了徽州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特征,并通过数理分析方法,形状语法分析,研究了古代徽州民居的空间构成法则和生成规则;借助于分形方法,研究了徽州古村落、建筑单体平面和空间形态的特征;还研究了国外历史建筑保护的策略和方法;在整合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徽州古村落和徽州古民居分类保护技术导则。经过四年的研究,项目执行情况良好,实现预定的研究目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5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吴永发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近邻旅游地多层级协同演化特征、机制及其调控研究——以西递、宏村和黄山为例

批准号:4157114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余向洋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地域的抗战遗产保护与利用——以陪都重庆为例

批准号:5110847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郭璇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时空动力模型的传统村落历史形态演化规律探究与保护性规划引导——以广东客家村落为例

批准号:51908160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杨希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区域视野下乡村聚落遗产集群式保护方法研究——以山西古村镇为例

批准号:5170823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邓巍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