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358调节人浆样树突状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分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37091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张立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于海生,刘冠媛,李靖云,马建平
关键词:
I型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炎性因子浆样树突状细胞
结项摘要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pDC) represents a vital innate immune cell lineage. They produce large amounts of type I interferon (IFN-I) upon viral infection or other stimulations, so they were also called interferon producing cells. Activated pDCs mature into dendritic morphology and gain antigen presentation capacity. Our preliminary data show that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TNFR) family member, CD358 specifically expresses on the surface of pDC and regulates its production of IFN-?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this application, we propose to study the role of CD358 in pDC functions and the downstream signaling pathways. Furthermore, we are going to delineate the in vivo role of CD358 in pDC development with humanized mice model. This study will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pDC biology, thus prompts the pDC or IFN-I related immunotherapies.

浆样树突状细胞(pDC) 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先天免疫细胞。在病毒感染或其它刺激下,pDC能够产生大量的I型干扰素,因此它们又被称为干扰素产生细胞。同时, 刺激后的pDC分化成为具有抗原提呈能力的树突状细胞。我们前期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CD358特异性地表达在人pDC的表面,并能调节其产生干扰素和炎性因子的能力。在本项目中,我们将继续研究CD358对pDC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我们还将利用人源化小鼠模型,研究CD358对人pDC体内发育的影响。本研究有利于增进我们对pDC的深入了解,为将来开发针对于该细胞或I型干扰素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也称为Ⅰ型干扰素产生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在受到病毒感染或Toll样识别受体的配体刺激后,pDC能够通过产生大量的Ⅰ型干扰素,抑制病毒的复制和调节其它免疫细胞的功能。 pDC的功能必须受到精细的调控,若调控不当可能会引起病毒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的发生。我们早期的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CD358 (DR6/TNFRSF21)特异性地表达在人pDC的表面,并能够调节其产生干扰素和炎性细胞因子的能力。 在本项目的资助下,我们深入研究了CD358对pDC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我们发现:1)TRADD分子是CD358诱导IL-6活化的接头分子,CD358单克隆抗体DQM3能够增强其下游IL-6的活化,同时增强CD358与TRADD之间的相互作用(FEBS Lett 2014);2)CD358不仅能够定位在细胞质膜表面,同时存在于细胞内体系统,CD358的胞内结构域能够对其亚细胞定位进行调节(生物物理学报 2014);3)CD358不仅是pDC表面特异性受体,而且是pDC产生干扰素所必需的,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特异性转录因子IRF7的入核发挥的作用(Protein & Cell 2016)。本研究增进我们对CD358分子和pDC的深入认识,为将来开发针对pDC或Ⅰ型干扰素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DOI:10.1016/j.scib.2017.12.016
发表时间:2018
4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5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张立国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872356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50113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50831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7092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9306039
批准年份:1993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清道夫受体SCARB2调节浆样树突状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167092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立国
学科分类:C08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乙肝表面抗原调节浆样树突状细胞功能在逃避宿主固有免疫中的作用

批准号:8110227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丹
学科分类:H110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诱导人胃癌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产生和聚集机制研究

批准号:8107196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于吉人
学科分类:H181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3097271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杨鹏远
学科分类:H1110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