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8年我国颁布制药行业废水排放新标准及水体生态的日益恶化,现有技术已满足不了新标准的要求,开展抗生素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对于解决制药行业污水处理难题具有重大现实与理论意义,也是制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依据抗生素废水特点和变化规律,采用"两级UASB-A/O-ANAMMOX"系统处理抗生素废水。原水进入UASB1中完成同步短程反硝化与产甲烷,在UASB2 进一步降解。在实现并稳定维持抗生素废水连续流短程硝化的基础上,开发异养短程脱氮与自养生物脱氮有机结合的抗生素废水高效生物脱氮技术,即在厌氧氨氧化菌培养或抑制阶段,通过异养短程硝化反硝化实现脱氮,待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成功并稳定运行时,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实现的高效脱氮。通过该技术可有效解决抗生素废水处理难题,而且通过生物脱氮生化机理及动力学研究,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寻功能种群结构特点及变化规律,深化和丰富生物脱氮理论。
项目依据抗生素废水特点和变化规律,采用“两级UASB-A/O-ANAMMOX”工艺、厌氧氨氧化工艺、全程自养脱氮工艺以及新型一体式厌氧氨氧化工艺分别对金霉素制药废水进行处理,考察各项工艺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实现抗生素废水的高效脱氮。通过研究发现各项工艺均可行、稳定,可有效解决抗生素废水处理难题,而且通过生物脱氮生化机理及动力学研究,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寻功能种群结构特点及变化规律,深化和丰富了生物脱氮理论。本项目已按照计划顺利完成,项目执行期间,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授权3项,培养青年骨干教师1名,博士后1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5人(已毕业3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抗生素生产废水处理过程中抗生素及抗药菌的行为与控制
养殖废水处理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构建及其抗生素去除机理研究
典型抗生素废水处理厌氧颗粒污泥功能菌群分析及应用研究
高氮不锈钢中氮的作用机理及对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