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调控心脑血管功能对失重后立位耐力不良防护作用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30168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孙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冰,王永春,石菲,王枫,杜挺媛,宋文英,赵疆东,高原
关键词:
失重心血管功能立位耐力不良电针
结项摘要

Individuals exposed to extended periods of microgravity during spaceflight often suffer from symptoms of cardiovascular. The cardiovascular dysfunctions include increased incidence of orthostatic intolerance (OI) and frank syncope. Cardiovascular dysfunction is severe threat to aviation safeties. At present, the preventive methods against OI mainly adopt anti-G suit and adaptive training in pre-flight. Unfortunately, currently available methods against OI do not result sufficient symptomatic improvement. So, it is a so urgent task to explore novel,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method against OI. 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electroacupuncture (EA) is highly effective in activating peripheral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n improving cardiac and brain function. We hypothesis that EA could ameliorate OI after weightlessness by improving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Based on this discovery,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xplore EA against OI by a combination of using the Hind-limb unloading rodent model and gravitational physiological techniques. Furthermore, we further test effect of EA against OI and optimal stimulation parameters in head-down tilt bed rest in health volunteers. The studies could provide novel insight and theoretical evidence for establishing our nation's exercise program in manned spaceflight.

航天飞行后可引起航天员心血管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立位耐力不良,甚至晕厥,给航天员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目前国内外主要采取防护设备和对抗动作等措施来预防立位耐力不良,但这些措施并未根本解决其问题,因此,如何防治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是国内外航空医学界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前期研究首次证实我国传统医学电针可以改善心血管调节功能,增强心脏泵血能力,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脑血流量;同时还可提高机体对抗缺血的能力。因此,我们推测:电针刺激有可能通过调节心脑血管功能对失重后立位耐力不良起到防护作用。为证实此假说,本项目以心脑血管功能为切入点,选择尾悬吊法模型和人体头低位卧床试验模拟失重效应,综合运用多种重力生理学技术,探讨电针对模拟失重后立位耐力不良防护的作用并确定其最佳刺激参数。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深化失重后立位耐力不良防护方案的制定,为失重致航天员立位耐力不良的防护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航天飞行后可引起航天员心血管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立位耐力不良,甚至晕厥,给航天员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目前国内外主要采取防护设备和对抗动作等措施来预防立位耐力不良,但这些措施并未根本解决其问题,因此,如何防治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是国内外航空医学界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前期研究首次证实我国传统医学电针可以改善心血管调节功能,增强心脏泵血能力,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脑血流量;同时还可提高机体对抗缺血的能力。因此,我们推测:电针刺激有可能通过调节心脑血管功能对失重后立位耐力不良起到防护作用。本研究拟以心血管功能失调和针刺“内关穴”为切入点,利用大鼠尾悬吊模型模拟失重,综合运用多种重力生理学及细胞生物学技术,探讨电针“内关穴”对抗失重后心血管功能失调的作用机制。并采用-6°头低位人体模拟失重模型,综合监测人体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研究电针刺激对抗失重后心血管功能失调的有效性,为制定其最佳方案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电针刺激“内关穴”通过神经-体液途径调节心血管功能,从而有效维持了尾悬吊后大鼠的心血管能力,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氧化应激机制参与模拟失重大鼠心血管功能重建,同时电针可以清除脑和心脏组织中过多的ROS,增强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尾悬吊造成的大鼠组织细胞损伤,同时亦可明显抑制心肌及脑细胞的凋亡,从而维持了尾悬吊后大鼠心血管功能。2.电针刺激“内关穴”可以提高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调整自主神经的均衡性,并且具有穴位特异性。3.电针刺激“内关穴”可以提高立位应激时人体心脏泵血能力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显著提高人体的立位耐力。4. 4天头低位卧床可导致人体心脏功能降低,立位耐力下降。电针刺激“内关穴”可以提高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通过神经-体液以及躯体-交感途径调节心血管功能,从而有效维持头低位卧床期间心脏功能以及立位耐力。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2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3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4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DOI:10.13225/j.cnki.jccs.xr21.1686
发表时间:2022
5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脑功能网络研究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脑功能网络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孙静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80049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17226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60528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30109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0323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10063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0002005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2.6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0087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0074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50312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0472010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10103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7803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60056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08026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572114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0079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901623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972153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67210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0816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50706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903359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0397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0206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04002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4160125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U163014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5150611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7311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42612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数学天元基金项目
批准号:2167405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0062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902086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0700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7228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0208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50311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0772019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前庭功能对失重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及评价方法研究

批准号:10672014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蒲放
学科分类:A1001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空间失重所致骨丢失机理及其防护对抗方法研究

批准号:60571013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白净
学科分类:F0124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microRNAs调控ICCs在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新机制

批准号:8170417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徐派的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火麻仁肽对模拟失重环境下肠黏膜派氏结T细胞免疫功能的防护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3110125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董海胜
学科分类:C2004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