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绵土有机质组分及土壤质量的影响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460337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7.00
负责人:李玲玲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秦舒浩,牛伊宁,谢军红,李林芝,Shirley Lamptey,李婧,石彦杰,刘杰
关键词:
碳投入土壤有机质组分黄土高原土壤质量保护性耕作
结项摘要

Soil organic matter is a very important soil quality indicator, it includes lots of physical, bi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fractions, different fractions contribute to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soil quality differenttly. However, long-term conservation tillage effects on soil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and its underline mechanisms is not clear, different fractions effect on soil quality remains a mystery. To this end, based on a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 on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 (conventional tillage, no-tillage with stubble retention, no-tillage, conventional tillage with stubble incorporated) commenced in 2001 in hilly and gully areas on the Loess Plateau, using the integrated methods of field experiment, lab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is project will analyse different soil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of historical soil samples and fresh samples within the project research, integrated with historical soil and crop data of the long-term experiment, to explore (1) evolu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responses to long-term conservation tillage practices,(2)physical protect mechanisms, biochemical mechanisms and 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long-term conservation tillage practices effects on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3)soil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effect on soil quality. Aim to ascertain the main mechanisms of long-term conservation tillage effects on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quality of Loess soil in hilly and gully areas on the Loess Plateau from perspective of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and thereby to provide theoritical base for the extention and adoption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in the research area.

土壤有机质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有机质包括诸多物理组分、生物化学组分和生物学组分,不同组分对有机质和土壤质量的贡献各异。然而,在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绵土有机质组分的影响及机制还不够清楚,不同组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也有待深入研究。为此,本研究拟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借助2001年建立的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免耕秸秆覆盖、免耕、传统耕作秸秆翻埋)长期定位试验,采用大田试验、室内分析、多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历年保存土样和本项目执行期土样各种有机质组分的分析,结合历年作物、土壤等方面的数据积累,研究(1)长期不同耕作措施下黄绵土有机质组分的演变规律;(2)耕作措施影响有机质变化的物理保护机制、土壤生物化学机制及生物学机制;(3)有机质组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期从有机质组分角度探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长期保护性耕作影响黄绵土有机质和土壤质量变化的主要机制,为该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土壤有机质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有机质包括很多物理组分、生物化学组分和生物学组分,不同组分对有机质和土壤质量的贡献各异。本研究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借助2001年建立的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免耕秸秆覆盖、免耕、传统耕作秸秆翻埋)长期定位试验,采用大田试验、室内分析、多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历年保存土样和本项目执行期间土壤各种有机质组分的分析,结合历年作物、土壤等方面的数据积累,从有机质组分角度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长期保护性耕作措施影响黄绵土有机质和土壤质量变化的主要机制。研究发现,①随着保护性耕作应用年限的延长,土壤有机质中总有机碳及各种不同组分碳均有所增加,轻组组分对农业措施的响应更为敏感,秸秆还田后先转变为轻组组分,然后再矿化分解。②免耕秸秆覆盖主要通过轻组组分的增加贡献于有机碳总量的增加,从而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物理特性、提高土壤肥力。③相对于传统耕作,保护性耕作能够增加微生物数量,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了土壤的生物活性,从而提高土壤SOM含量。④相对于传统耕作,保护性耕作能够提高土壤综合质量指数,连续应用18年后,其土壤综合质量指数是传统耕作的2.33倍。.因此,以免耕秸秆覆盖为主要技术环节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早期能够通过轻租组分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质量,从而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有利于促进黄土高原西部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李玲玲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905449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7513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40507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904147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18.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17134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0340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6037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7817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7813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0106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10918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906150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7439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半干旱区黄绵土碳固存和碳排放的影响及机制

批准号:3166037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玲玲
学科分类:C1312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长期保护性耕作下豆-麦轮作体系黄绵土团聚体稳定性差异机制研究

批准号:4166104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蔡立群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保护性耕作对黑土耕层土壤微生物分布影响研究

批准号:4160129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燕楠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长期免耕旱地土壤有机质特征及稳定机制研究

批准号:4167130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杜章留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