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调节神经干细胞增生分化的针刺抗小鼠放射性脑损伤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37385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0.00
负责人:高剑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轲,赵敏,任珊,白云苹,芦晓帆,鲁红伟
关键词:
放射性脑损伤增生分化神经干细胞针刺
结项摘要

Radition induced brain injury is a serious sequelae after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brain tumor with radiotherapy. There is no widely accepted method to prevent radition induced brain injury. In this study, radition-induced brain injury model is produced with C57BL/6 male mice. Electroacupuncture (EA) at bilateral acupoints (Baihui, Fengfu, bilateral Shenyu) will be applied after irradiation on the cerebral hemisphere with different doses. The short- and long-term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the radition induced brain injury will be evaluated by using immunofluorescence combined with confocalmicroscopy as well as RT-PCR to the effect on 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and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as well as newborn cell death, synaptic remodeling. The leraning and memory function will be evaluated by using object recognition test. This study may provide a basis for ration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adiation-induced brain injury.

放射性脑损伤是神经系统肿瘤放疗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防治措施,加强对放射性脑损伤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往临床疗效及相关基础研究,本课题以雄性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时间(1w,2w,3w)电针穴位刺激(百会、风府、双侧肾俞穴位),观察针刺穴位对放射性脑损伤后脑组织超微结构、认知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等技术测定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生(P-HH3、BrdU)、分化(BrdU/NeuN,BrdU/S100β)、新生细胞死亡(caspase-3, TUNEL)和突触可塑性(突触蛋白-Ⅰ及其mRNA)变化,探索针刺穴位抗放射性脑损伤作用机制。本研究可为合理防治肿瘤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

放射性脑损伤是神经系统肿瘤治疗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到目前为止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加强对放射性脑损伤病理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已有的临床疗效及基础研究结果,本课题以雄性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利用建立放射性脑损伤模型,探索针刺特定的穴位抗放射性脑损伤的分子作用机制,并为合理防治肿瘤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利用不同照射剂量的X射线照射(4Gy, 8Gy和16Gy)成功建立了放射线照射所致的脑损伤模型,其中8Gy剂量放射线照射复制脑损伤模型效果最为可靠。随后分别给予了不同疗程(1周、2周及3周)电针干预,并利用行为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荧光等实验方法检测小鼠学习认知功能、学习和记忆能力、海马区神经元凋亡、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相关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电针穴位刺激(百会、风府、双侧肾俞)对放射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主要表现为模型鼠认知功能的改善,新物体认知指数显著提高,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改善,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寻找平台潜伏期显著缩短,其中给予2周和3周电针疗程的效果最显著。进一步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针刺穴位的保护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放射线照射所诱发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凋亡,合理调控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Notch1、Hes1及Mash1的表达,促进海马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生并分化成功能神经元,从而促使放射性脑损伤模型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电针治疗组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阳性比、AIF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神经元数目显著提高。所给予的三个不同疗程的电针均具有上述改善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其中2周及3周组保护和改善作用优于1周组。综上所述,本课题运用现代研究方法揭示了电针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的机制,为合理利用电针穴位防治各类放射性脑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开辟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2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3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DOI:10.7499/j.issn.1008-8830.2003213
发表时间:2020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DOI:10.16016/j.1000-5404.201907063
发表时间:2019
5

CT影像组学对肾上腺乏脂腺瘤与结节样增生的诊断价值

CT影像组学对肾上腺乏脂腺瘤与结节样增生的诊断价值

DOI: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针刺诱导创伤性脑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其基因调控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7382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毅敏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SDF-1在神经干细胞迁移流中的时空表达探讨针刺对SAMP8小鼠神经干细胞迁移、分化的影响

批准号:8170414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煜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Ubiquilin-1调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探讨淫羊藿苷对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保护的作用及机制

批准号:8190152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罗利
学科分类:H042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海带多糖通过调节vWF表达,保护放射性脑损伤的研究

批准号:8146047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韦力
学科分类:H29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