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预处理对布比卡因毒性大鼠心肌线粒体及能量代谢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760892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4.00
负责人:王春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甘肃省中医院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玉兰,于妍,梁曦,温晓辉,刘敏,王东红,王瑞,贾强
关键词:
线粒体心肌毒性穴位注射电针刺激布比卡因
结项摘要

Bupivaeaine is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work of the anesthetic, but it has serious cardiac toxicity.At present, the most used detoxification method is the use of fat emulsion, but also there is a lot of controversy.Therefore, looking for a more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bupivaeaine cardiac toxicity method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Acupuncture get more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anesthesia, because of its simple, cheap, safety, and many other features.But,the study of acupuncture against anesthetic myocardial toxicity, now just in its infancy.The preliminary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is study for electroacupuncture and acupoint treatment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ac toxicity caused by bupivaeaine provides a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but the specific mechanism remains to be further research.In recent years, bupivaeaine myocardial toxicity research mainly focus on the mitochondrial injury and energy metabolism disorders.This study will use modern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al technique, starting from the organelles level,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the target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pretreatment against bupivaeaine toxic rat mitochondria damage and energymetabolism disorders,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for motherland medicine prevention bupivaeaine myocardial toxicity research provides new ideas.

布比卡因是在临床工作中被广泛使用的麻醉药物,但其具有严重的心脏毒性。目前,应用最多的解毒方法是使用脂肪乳剂,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争议。因此,寻找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救治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灸因其简便易行、价廉、安全等诸多特点在麻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于针灸对抗麻药的心肌毒性方面的研究,现在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的前期实验结果为电针刺激、穴位处理用于治疗布比卡因所引起的心脏毒性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对于布比卡因心肌毒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线粒体损伤及能量代谢障碍方面,本研究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从亚细胞器水平出发,全面探讨穴位预处理对抗布比卡因毒性鼠线粒体损伤及能量代谢障碍的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祖国医药防治布比卡因心肌毒性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项目摘要

布比卡因是临床中广泛使用的麻醉药物,但其具有心脏毒性,且目前尚没有安全有效的解毒方法。本课题组前期实验结果显示穴位预处理用于治疗布比卡因所引起的心脏毒性有一定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建立Wistar大鼠布比卡因心肌损伤模型。采用Western blot、透射电镜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观察布比卡因诱导的线粒体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以及穴位注射和电针预处理对线粒体损伤的缓解作用。结果证明,布比卡因可引起线粒体结构破坏、降解和肿胀。此外,它还减少了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损害了线粒体的能量代谢。通过穴位注射和电针预处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损伤得到缓解。穴位注射和电针预处理可能通过调节线粒体内ATP合成相关蛋白PCG-1α、NRF1、mtTFA含量来减轻布比卡因中毒大鼠心肌损伤。本项目通较以往实验对线粒体结构及功能损伤的研究更加具体、深入,并突出中医“治未病”思想,为针灸在对抗麻药心肌毒性方面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从而为临床提供一种简单、方便、有效治疗麻药心肌毒性的方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2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3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DOI:
发表时间:
4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7-6948.2019.05.044
发表时间:2019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DOI:10.16016/j.1000-5404.201907063
发表时间:2019

王春爱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脂肪乳逆转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4114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学新
学科分类:H3512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Apelin/APJ受体通过改善线粒体脂肪酸代谢解救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7021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权光
学科分类:H0202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Apelin/APJ受体在脂肪乳剂解救布比卡因心脏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7041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徐旭仲
学科分类:H0202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内质网应激在神经节苷脂减轻布比卡因神经毒性中的作用

批准号:8166062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刘敬臣
学科分类:H3512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