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是由于线粒体基因重组,其表达产物对小孢子的发生和发育产生毒性或抑制作用引起的。国外已经发现 CMS与线粒体基因ATP6相关。我们首次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甘蓝型油菜cDNA文库中筛选到与ATP6有相互作用的因子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锌指蛋白。本项目将通过对转基因植物表型、生理性状分析,利用原生质体瞬间表达系统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悬浮培养细胞研究系统蛋白质体内相互作用和核磁共振等技术来研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锌指类蛋白的功能和作用以及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状的关系。该研究对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产生和育性恢复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也为细胞核基因组和细胞质基因组之间的互作提供实验证据和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大葱细胞质雄性不育候选基因atp6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Pol CMS)相关基因之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细胞质雄性不育间遗传关系分析
油菜野芥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分子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