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期的工作表明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猪产生高水平保护力,同时伴随高水平的IFN-γ和IgG2抗体,颗粒酶等杀伤性因子在肠系膜淋巴结的转录亦显著增高。在免疫1周,皮肤引流淋巴结中IFN-γ和颗粒酶等基因表达亦显著增强。这些提示CD8+T细胞似乎协同CD4+T细胞和IgG2应答,维系适度的"1型免疫应答"以达到对血吸虫的有效抵抗。抗血吸虫保护性机制的认识多集中于CD4+T细胞和抗体应答上,对CD8+T细胞在蠕虫感染中的作用程度和方式不甚明确。本项目拟研究血吸虫抗原作为外源性抗原可通过交叉递呈方式激活CD8+T细胞,并在虫卵出现时,发生显著凋亡;而辐照尾蚴疫苗免疫则不发生,当再次遇见血吸虫抗原时,能够协同CD4+T细胞发挥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将更好地揭示CD8-CD4-抗体应答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前期的工作表明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猪产生高水平保护力,同时伴随高水平的IFN-γ和IgG2抗体,颗粒酶等杀伤性因子在肠系膜淋巴结的转录亦显著增高。本研究中TLR2和IFN-γ诱导GTP酶LRG-47敲除小鼠给予日本血吸虫感染亦证明在减卵/减轻肝肉芽肿反应的同时,CD8+T细胞作用增强。以往抗血吸虫保护性机制的认识多集中于CD4+T细胞和抗体应答上,对CD8+T细胞在蠕虫感染中的作用不甚了解。本研究中以TAT作为蛋白质转导结构域协助将血吸虫抗原带入细胞内,由外源性抗原转为内源性抗原进行处理,优势诱导CD8+T细胞,以观察CD8+T细胞在抗血吸虫感染中的作用。TAT-血吸虫抗原或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在激活CD8+T细胞的同时,亦明显提高小鼠的CD4+T细胞反应。但有些遗憾的是,以TAT-融合蛋白或致敏的DC免疫小鼠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减虫率或减卵率,但在减轻肝脏病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分析有几点可能的原因:1.小鼠不是非常理想的血吸虫病疫苗研究的模型;2.CD8+T细胞在血吸虫这样的蠕虫感染中发挥的抗保护性效应作用并不理想,但TAT介导的疫苗构建策略因同时激活CD8+T和CD4+T细胞可能在对抗细胞内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项研究为CD8+T细胞在蠕虫感染中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工作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增强HIV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策略的探讨
靶向鸡DEC-205球虫病疫苗激发的保护性细胞免疫应答机制研究
慢病毒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与免疫保护关系研究
调节性T细胞对血吸虫疫苗保护性效果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