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赤潮藻的并行定量检测新技术—膜斑点-双特异性探针杂交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608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陈国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春云,郭长禄,王媛媛,董静,刘贵峰
关键词:
三明治杂交反向斑点杂交赤潮赤潮藻并行检测
结项摘要

对赤潮原因种进行正确鉴定,并建立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是研究和防治赤潮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拟建立一种能并行定量检测赤潮藻的新技术-膜斑点-双特异性探针杂交。项目首先通过PCR扩增、克隆测序或直接从GenBank检索获取主要赤潮藻的rDNA序列,经比对分析设计捕获和检测探针,然后设计和制备膜探针阵列;同时提取多种赤潮藻的rRNA,分别完成膜探针阵列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杂交;经显色反应后,根据斑点灰度参考预制备的定量标准进行目测定量和精确定量,建立膜斑点-双特异性探针杂交的实验室检测技术;通过实验室模拟自然样品,优化膜探针阵列、靶核酸的制备及核酸杂交条件,并最终将其用于自然样品的定量分析。项目的完成可改变当前大多分子技术一次只能检测单种赤潮藻的现状,并克服现行的DNA微阵列技术不能定量检测、技术要求和检测费用高及实用性差的缺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赤潮预警和赤潮藻的种群动态分析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项目摘要

赤潮是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而赤潮藻的鉴定与检测是进行赤潮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赤潮藻进行快速鉴定和检测是当前赤潮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能并行定量检测多种赤潮藻的新技术—膜斑点-双特异性探针杂交。项目首先通过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扩增、产物纯化及分子克隆和测序获取了几种重要主要赤潮藻的核糖体大亚基rDNA D1-D2区序列,经比对分析设计了捕获和检测探针,并对探针的特异性进行了测试,然后设计和制备膜探针阵列,并建立了膜斑点-双特异性探针杂交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对几种重要杂交参数进行了优化,包括捕获探针在膜基上的点样量、探针固定时间、靶核酸上样量、杂交温度、杂交时间、洗膜温度和时间等;建立了定量检测标准曲线,并最终将其用于模拟自然样品和自然样品的定量分析。项目的完成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赤潮藻的并行定量方法,为海洋水环境监测和赤潮藻生态学研究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工具,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意义。项目完成时发表了6篇论文(均为SCI检索),申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全部授权),培养硕士研究生2人,研究成果参与申报获得省部级奖励1项(海洋科学进步奖二等奖),达到预期成果要求。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2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3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4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5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DOI:
发表时间:2019

陈国福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应用全细胞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主要赤潮微藻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批准号:40476059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王广策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广东沿海重要赤潮藻--球形棕囊藻产硫的研究

批准号:30200030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王艳
学科分类:C03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监测目标赤潮藻及孢囊中的应用

批准号:4117614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陆斗定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赤潮藻类电致化学发光分子探针检测技术研究

批准号:40706044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甄毓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