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抗病毒治疗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着难以突破的困境。如何预测并提高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疗效,寻找有效控制HBV感染的新的分子靶标,从分子免疫学根本发病机制来探讨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乃是当前医学家们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干扰素信号分子是一个相互联系、受多种因素影响及调控的复杂网络系统。一些新的IFN信号分子及其调节因子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影响IFN抗病毒疗效。本课题拟从细胞水平和乙肝患者的体内研究两方面着手,深入研究干扰素信号分子及调控因子、下游抗病毒蛋白的产生与干扰素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探讨治疗初期干扰素信号调控因子SOCS3、PIAS1的表达活性能否预测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的疗效;干扰素信号分子及调控因子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及内在分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新的有效预测和治疗HBV感染的分子靶标,最终实现进一步提高临床抗病毒治疗疗效,降低HBV感染相关疾病的病死率的目的。
项目的背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有效率欠佳,干扰素信号分子如STAT1、MX以及调控因子SOCS3以及PIAS3等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关系以及内在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从乙肝患者的体内研究和细胞水平两方面着手,深入研究干扰素信号分子及调控因子、抗病毒蛋白的产生与干扰素疗效及预后的关系;干扰素信号分子及调控因子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及内在分子机制。.重要结果和关键数据:.(一)干扰素信号途径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乙肝患者的体内研究:.对56名实行不同抗病毒方案的乙肝患者进行了IFN信号途径分子的研究,包括OSST方案中A组患者27名(使用干扰素组),B组患者27名(使用恩替卡韦组),探讨了干扰素信号分子的表达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基线状态时,两组患者在HBV DNA定量、HBsAg定量、HBeAg定量、肝功能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我们把48周治疗结束时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或者HBsAg阴转患者定义为应答组,否则为非应答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等实验,发现48周治疗过程中干扰素应答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信号分子如STAT1、MX等较恩替卡韦组明显激活。在干扰素治疗组,4周时STAT1分子、12周时的MX抗病毒蛋白表达活性及表达水平与48周时HBsAg下降明显相关。干扰素非应答组在24周至48周时干扰素负性调控因子SOCS3表达上升的幅度较应答组更为显著,提示该负性调控因子在非应答组发挥了较强的抑制干扰素信号分子的作用,与抗病毒治疗疗效密切相关。.(二)病毒蛋白对干扰素信号分子的调控机制研究——细胞水平研究。.研究发现HBs蛋白能上调PIAS1负调控因子的表达,并通过启动子裁截试验以及定点突变试验,明确了引起该基因转录的重要调控区域。通过凝胶迁移实验以及CHIP实验等表明确定了HBs蛋白作用下,引起PIAS基因激活所必须的转录因子TAL1、E47、MYOG及NFI和顺式作用元件,并发现ERK/p38MAPK通路的活化可促进上述转录因子的活化。.科学意义:本研究一定程度揭示了干扰素信号分子与疗效的关系以及病毒蛋白与宿主基因之间的关系,揭示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机制以及病毒对抗干扰素的分子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 on hypoxia-induced PC12 cell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MicroRNAs i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Pathway Associated With Fibrosis Involving Different Systems of the Human Body
Astragaloside IV exerts angiogenesis and cardioprotec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via regulating PTEN/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Integrative functional genomic analysis of intron retention in human and mouse brain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宿主SART1基因调控干扰素抗HBV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干扰素相关TLRs信号通路的HH胶囊对HBV转基因小鼠抗HBV分子机制研究
苦参乌梅汤抗HBV及促进感染HBV细胞凋亡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分泌蛋白NleP在EHEC感染过程中调控炎症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