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蜇伤是最常见的海洋生物伤,循环衰竭是水母蜇伤致死的主要原因,但水母毒素的心血管毒性机制尚不清楚,也无特异的治疗药物。我们已证实全心衰竭是发形霞水母触手提取物(tentacle-only extract,TOE)导致大鼠死亡的主要原因,前期结果初步提示CICR与PKA通路协同诱导Ca2+超载可能是TOE心脏毒性的基本机制。本课题拟通过直接测定、抑制剂干预等手段从正、反两方面研究CICR与PKA两通路在TOE心脏毒性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协同效应,以阐明其细胞与分子机制;单独或联合应用CICR与PKA通路抑制剂,分析其对心肌细胞存活率、离体心脏和整体心功能、心肌酶的影响,筛选出能够预防或治疗水母蜇伤心脏毒性的特效药物或药物复方。前期实验观察到TOE在损伤心肌之前出现短暂兴奋过程,拟进一步分析TOE对PKA通路的活化作用与其潜在强心效应之间的关系,为从水母毒素中分离强心活性组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水母蜇伤是最常见的海洋生物伤,急性循环衰竭是水母蜇伤致死的主要原因,但水母毒素的心脏毒性机制尚不清楚,也无特异的治疗药物。我们在前期已证实全心衰竭是发形霞水母(Cyanea capillata)触手提取物(tentacle extract,TE)导致大鼠死亡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发现:TE在较低剂量(≤360 μg/kg i.v.)下可以引起温和(20~30 mmHg)、较长持续时间(6~8 h)的升血压作用,推测其可能与PKA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细胞外无Ca2+环境可以显著抑制TE引起的乳鼠心肌细胞Ca2+超载并改善其对心肌细胞存活率的抑制;采用各种类型离子通道进行筛选实验发现Ca2+通道阻断剂具有明显地拮抗TE心肌细胞毒性的作用,并在离体心脏和整体动物水平(地尔硫卓)都得到了的验证,从而证实了细胞外Ca2+内流引起的CICR通路过度激活在TE心脏毒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观点。我们研究还发现TE显著升高心肌细胞内cAMP浓度与PKA活力,并且可以被β1受体阻断剂抑制;细胞外无Ca2+条件下,PKA抑制剂H89与RyR2抑制剂Ryanodine可以明显拮抗TE心肌细胞毒性;TE增加CREB,cTnI等PKA底物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PKA通路过度激活在水母毒素心脏毒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提示水母毒素中可能存在活性强烈的β1受体新型肽类配体分子,通过过度激活β1受体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而发挥特异的心脏损伤效应。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构建了C. capillata触手组织的转录组及蛋白质组参考数据库,并进行了相应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挑选部分水母触手提组织中潜在的活性蛋白如GDI、IE6等进行了大量的水母活性蛋白重组表达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水母毒素相关活性蛋白活性表达的经验。这些工作为下一步获取水母毒素中β1受体新型肽类配体分子并研究其对β1受体-cAMP-PKA通路的激活效应准备了条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发形霞水母(Cyanea capillata)触手转录组分析及其重要活性因子的克隆表达与功能研究
重组发形霞水母多肽生长因子Cc-GRN-1的生物学活性与作用机制
发形霞水母毒素心血管活性组分定向分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PTH/cAMP/PKA信号通路在氟砷联合骨骼毒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