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中富组氨酸蛋白Hpn与膜相互作用及跨膜输运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37118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葛瑞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彩云,王冬娴,单伟然,黄达泉,郝明聪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富组氨酸蛋白膜相互作用跨膜输运
结项摘要

Helicobacter pylori is a Gram-negative bacterium that colonizes the gastric mucosa of humans and causes type B gastritis, peptic uclerations and gastric carcinoma. Hpn, a histidine-rich protein, is highly abundant (~2% of total proteins synthesized) in this bacterium. Previous work by our group indicated that Hpn is important in nickle storage and metal detoxification. Further work found that Hpn can be secreted by the bacterium and forms amyloid-like fibrils which is cytotoxic to gastric epithelial cells. In this present project, we aim to investigate how Hpn is secreted outside of the bacterium. We will determine the secretion transporter for Hpn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pn and the membrane mimics through the combined use of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 methods, which will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log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will stimulate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ffective anti-Helicobacter prodrugs.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粘膜上并能引发B型胃炎、溃疡以及胃癌的革兰氏阴性菌。该细菌合成了一种在细胞内占蛋白总量2%的富含组氨酸的小分量蛋白质Hpn,我们课题组过去的研究工作发现该蛋白是幽门螺杆菌中重要的镍储运蛋白,并且在过量金属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对细菌的起保护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发现Hpn能够分泌到幽门螺杆菌体外,在体外形成淀粉样纤维丝,并且对胃上皮细胞产生一定的毒性。本研究课题着眼于研究Hpn是通过何种渠道分泌到幽门螺杆菌体外,我们将利用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方法确定Hpn的分泌通道及其与膜的相互作用,并以此为线索深入研究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同时这将为新型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项目摘要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黏膜上并能引发B型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革兰氏阴性菌。这种细菌合成了一种在细胞内占蛋白总量2%的富含组氨酸的小分子量蛋白质Hpn,我们课题组过去的研究工作发现该蛋白是幽门螺杆菌中重要的镍储运蛋白,并且在过量金属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对细菌起保护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发现Hpn能够分泌到幽门螺杆菌体外并且形成淀粉样纤维丝,对胃上皮细胞产生一定的毒性。在本课题支持下我们发现Hpn能够与类膜组分SDS、TFE等互作,蛋白质立体构象发生变化,螺旋比例提高,特别是在酸性环境下作用较强;Hpn与包裹有荧光染料的脂质体相互作用,导致脂质体中的荧光燃料释放,pH越低,释放速度越快,证明Hpn与脂类的相互作用损伤膜的完整性。在模拟细胞膜的疏水环境中,Hpn与金属镍离子的结合数目减少,结合常数变大,亲和力降低,金属镍离子和TFE会促进Hpn蛋白的聚集。Hpn与脂质体主要以寡聚体形式相互作用,导致脂质体直径增大,脂质体膨胀。金属镍离子,脂质体所带电荷及脂肪酸链长度都会影响Hpn与脂质体结合的强弱,金属镍离子会增强Hpn与脂类的相互作用,Hpn与带负电荷的脂质体的相互作用较带中性电荷的脂质体更强,脂肪酸链的长度越长,Hpn与脂类的相互作用也越强。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共表达HopD和Hpn,通过组分收集,证明HopD是Hpn的分泌通道,进一步通过在幽门螺杆菌中敲除HopD得到证明。相关成果对于理解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2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3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4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5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12.004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富组氨酸蛋白Hpn与细胞骨架蛋白actin的互作及其在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批准号:2177119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葛瑞光
学科分类:B0702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幽门螺杆菌中β淀粉样蛋白Hpn的病理性研究

批准号:2080106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葛瑞光
学科分类:B070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弱电相互作用下钾离子跨膜输运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1147505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展永
学科分类:A2503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大肠杆菌中外源蛋白跨膜分泌的机制

批准号:39370387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陈永青
学科分类:C0602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