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种群、景观三个尺度,从物种自身遗传进化和生境破坏后对种群遗传分化的反作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四合木在种和种群水平维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态位点百分率P=60%,等位基因平均数A=1.6,平均期望杂合度He=0.245。不同种群之间遗传分化很小,基因分化系数GST只有0.152,明显不同于其它频危物种。利用3S技术,对四合木的分布及其分布区的景观结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四合木分布区的面积及斑块平均面积都在减少,1988-1995年7年间面积减少了187.78Km(2),斑声平均面积从18.79Km(2)减为 15.38Km(2),1988-1995年间的年变化率比1972-7988年间的年变化率高5倍,景观破碎化程度提高。从空间结构和破碎化过程及驱动力分析看,以丘陵放牧区破环最轻,倾斜平原工矿区最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向高海拔或高纬度迁移的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的一维膨胀时程模型
FRP-钢-混凝土组合柱的研究现状
濒危物种金铁锁保护生物学研究
猕猴桃濒危物种- - 金花猕猴桃的濒危机制及保护策略
旗舰种保护区对其它濒危物种的保护效果及优化方法研究
珍稀濒危植物延龄草的物种保护遗传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