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十二五"即将到来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对于促进产学研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推动国家技术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以提高中国产学研技术合作的稳定性及其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效率、从而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研究目标,以产学研技术联盟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中国产学研技术联盟中技术对接的结构性问题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产学研技术联盟的组建模式、联盟伙伴之间技术对接的途径和机制,基于合作博弈模型的产学研技术联盟伙伴之间利益分配机制,科技中介组织在产学研技术联盟技术对接中的融合作用,自主创新成果转移的中介市场结构及运行机制,政府在产学研联盟技术对接中的引导作用和制度设计,结合对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经验的比较研究,形成理论创新成果和应用模式,提出解决中国产学研技术联盟存在的技术对接问题的创新思路,以及相应的政府政策建议。
本课题以产学研技术联盟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中国产学研联盟中技术对接结构性问题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产学研技术联盟的组建模式、联盟伙伴之间的组织协调和协同创新模式、技术对接的途径、以及产学研技术联盟的治理机制。同时,本课题也探讨了政府、科技中介组织在产学研联盟技术对接中的融合作用,具体包括自主创新成果转移的中介市场结构及运行机制、政府在产学研联盟技术对接中的引导作用和制度设计等。通过对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经验的比较研究,形成理论创新成果和应用模式,提出解决中国产学研技术联盟存在的技术对接问题的创新思路,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研究进一步发展了产学研技术联盟运行机制的相关理论。对于联盟组建模式,项目组提出通过改变系统中的控制参量和演化方程形式,可以改变产学研技术联盟创新系统的演化路径,进而影响其组建模式,从而为设计以市场为导向、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学研技术联盟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课题组同时还探讨了产学研联盟的多渠道发展运行模式。研究重点分析了产学研联盟的治理机制与技术对接机制,尤其强调了关系治理对于产学研联盟的重要性。同时课题组对产学研联盟关系质量的调节作用也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关系质量水平下联盟主体的行为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而会影响联盟治理方式的选择及其效果。就技术对接机制而言,研究区分了事前机制和事后机制两类,事前机制主要包括共同拟定计划、联盟伙伴的选择等,事后机制主要包括利益分配机制与问题解决机制等。. 本项研究特别强调了政府、科技中介等第三方机构在产学研联盟技术对接过程中的作用。课题组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的中介平台在产学研技术联盟中的嵌入模式和嵌入条件、及其在技术对接过程中的促进作用,这是对现有科技中介及其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的进一步补充和延伸,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课题组的研究也发现,在不同行业和不同的市场结构条件下,政府引导的产学研技术对接模式也应有所差异。对于市场集中度很高的自然垄断型企业以及市场集中度较低的准完全竞争行业,政府对于促进其与高校和研究院所进行技术对接与协同创新所给予的支持力度应该高于政府对于具备中等市场能力的垄断竞争行业的支持。本课题的研究为产学研技术联盟的发展以及政府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以产业技术为导向的产学研联盟组织模式与治理机制研究
产学研联盟中企业联盟管理能力的形成及对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
产学研虚拟知识联盟的动态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信任与协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