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大数据的贫困村识别及精确扶贫模式研究——以河南典型县域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7114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6.00
负责人:罗庆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小建,樊新生,孟德友,史焱文,刘强,陈冰,李双金
关键词:
精准扶贫农区发展村域贫困地理因素河南省
结项摘要

A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hina's rural poverty has transformed the trend from “universal poverty” to “point poverty”, the government is implementing the precise measures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key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is the precise identification of poverty village and the precise diagnosis of forming cau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ulti-source big data, the project follows the man-land relationship theory and focuses on this scientific problem. In the representative counties from Henan province, it combines micro scale and micro individual, and applies these methods includ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participatory evaluation and model simulation method to estimate the level of village poverty in rural areas, and to analyze the time and space differentiation at village scal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public facilities. Based on the above study, it develops the classification scheme of village poverty and identifies the types of poverty village. Considering livelihood assets as the core, this project construct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vulnerability-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nalyzes the formation caus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overty village, and discusses the mode selection on its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This study will enrich the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man-land interaction, and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new period.

针对中国农村贫困空间格局由“面状贫困”转向“点状贫困”的趋势,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举措。精准扶贫的关键之一是贫困村的精准识别和贫困成因的精准诊断。本项目集中这一科学问题,在多源大数据支持下,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以河南省典型县域为研究区域,将微观尺度和微观个体相结合,综合应用遥感与GIS空间分析、参与式评估和模型模拟等技术,探究村级贫困测度方法,开展村级贫困的测度和贫困村的精准识别,分析村级尺度上贫困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与地理区位、资源环境和公共设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生计资产为核心,构建脆弱性-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农户视角诊断典型贫困村形成的原因,探讨不同类型贫困村的精准扶贫模式选择和效果评估,有助于丰富人地关系相互作用效果的理论研究,为各地开展精准扶贫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围绕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项目基于CPFS数据、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以及其他来源数据,集成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县域、村域和个体等不同尺度上对农村贫困的动态演变进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重要结果如下:(1)农村贫困呈现相对性、多维性和动态性。随时间推移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状况得到大幅改善,但多维贫困缓解程度和削减模式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多维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收入贫困发生率。(2)城镇化与农村贫困呈现出“U”形关系,即存在一个最优的城镇化水平,使得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减缓作用最大;土地流转有利于农村绝对贫困的减少,但土地流转所产生的收益在不同农户间的分配并不均等,高收入农户从中获取的收益更多,从而加大了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程度。(3)农民工对务工地的选择是一个趋于优化的动态过程,经过多次流动后务工地愈加符合务工者预期。同时,农民工回流创业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回流农民工创业区位具有以村庄为中心的近距离分布特征,且首要选择在本村和县城,其次为镇及附近的中心,创业区位选择是以取得经济利润为前提,综合考虑个人因素、务工因素、社区因素和创业因素的结果。(4)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平原农区乡村聚落符合负指数位序-规模分布特征,且规模相对较大的聚落斑块多集中分布在交通节点;山区人口也呈现向交通干线附近和地势较为平坦地区集聚特征。(5)大城市逐渐形成多中心结构,农民工往往居住于城市的边远地区,遭受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多维剥夺,这意味着新时期扶贫工作有必要加大对城市地区农民工群体的关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4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9
5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罗庆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80416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80738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500602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808182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10224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6017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57808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7848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7254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0113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转型期中部农村工业化地区乡村空间重构及驱动机理研究——以河南省典型县域为例

批准号:4170119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史焱文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中国典型农区不同村域经济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批准号:40801064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乔家君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典型农区专业村集聚的地域模式与路径优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批准号:4167117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乔家君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典型农区专业村集聚的空间模式及其形成机理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批准号:4117115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乔家君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