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在当前经济仍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内需不足而居民储蓄居高不下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调控房地产市场使之健康稳定发展,而又能刺激居民消费增长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当前经济稳定发展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利用中国城市与个体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深入探究住房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把握我国不同城市、不同时期和阶层居民消费的特点,探究住房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从促进到抑制的转化机理,从合理调控住房市场、积极引导消费、防范风险和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
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全球住房市场激烈变动,住房价格变动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住房市场在宏观经济波动中的作用以及住房价格风险的传导机制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住房价格波动如何影响居民消费决策,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并最终影响宏观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住房市场和宏观经济关联性的焦点问题。在中国,一方面,住房价格持续升高,居民住房财富增加;另一方面,居民消费持续低迷,消费率不断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从2004年到2011年,城市住房价格的年增长率为11.04%,而居民的而居民消费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却从1999年的78.85%下降到了2010年的70.50%。居民在房地产市场上积累的财富没有有效地传导到居民的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持续疲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挑战。. 本研究课题从理论到实证, 从宏观到微观, 从全国到城市等角度深入探讨了住房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 分析了中国不同城市, 不同居民住房 - 消费差异及原因, 并研究了住房投资行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教育,医疗的政府和个人投入对居民消费行为的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住房- 消费的特殊机制;同时实证分析了政府的货币政策在住房市场中的传导机制,以及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课题进一步在原计划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性地分析了居民信贷消费行为的特点,以及老年人住房和消费的特点及其社会和经济的原因。这些研究一方面完善了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深度,有利于全面和深入地把握居民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拓展研究范围,为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课题的研究发现,中国居民的住房- 消费机制与西方市场具有明显的差异,住房的投资属性在居民的消费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住房市场相对收益增加的预期,促进了房地产投资行为,从而抑制了居民了消费行为;同时,政府在教育和医疗上的财政投入,也是影响居民个人的教育和医疗的投资,从而影响住房-消费关系的重要渠道。我们的研究发现,这些因素也是引起居民消费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课题的研究从住房消费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在理论上深化了住房财富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通过宏观和微观的数据,在实证上拓展了住房-消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案例,从而探索出了中国住房-消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丰富和深化了现有的消费和房地产的研究领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人口结构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微观机理、实证检验与宏观政策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中国居民金融排斥研究
中国城市居民消费的生态影响及可持续消费模型研究
中国居民消费环境负荷评估与分析:基于MRIO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