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综合利用遥感数据、统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及实地调查一手资料,完善和运用农业生产力评估模型估算1988年以来我国耕地地块水平上的、在作物生长对光、热、水、土资源条件得到满足时可以获得的最大产量(耕地生产力),并通过空间归并,计算出我国各省区20年来耕地生产力,并研究其年际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1988年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下耕地用途转移(非农化利用)对我国耕地生产力的影响;集成1988年以来各省区耕地生产力、土地利用面积及其结构、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产值及其他相关信息,构造1988-2007年各省区面板数据,开展不同省区之间耕地协调保护的途径与政策的探索性研究,探讨新时期在确保满足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耕地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保护耕地、保障耕地生产力的策略,为完善我国土地管理改革、制订科学合理的耕地非农化利用管理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我国种粮农户耕地流转的基本特点及政策启示
外生环境因素对浙江省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利益集团影响下的贸易保护——一个贸易政治经济学的文献综述
我国耕地的价值重建与保护机制研究
耕地保护的区域补偿机制研究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公共支出政策研究
基于效力预测的耕地保护补偿区域与主体分配方案制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