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低碳能源消费行为形成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363028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6.00
负责人:汪兴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水平,吴金根,包屹红,曹大宇,陈胜东,刘志飞,付莲莲,杨国强,江婷
关键词:
低碳能源消费行为引导政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居民
结项摘要

Regulating low carbon energy consumption behavior(LCECB) of rural resident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a key guarantee for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Using Poyang Lake Ecological Zone as an example, this project studies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rural residents' LCECB and proposes the path choice of government guiding policies, following the logic of cognition-assessment- reaction and value-attitude-behavior based on the Planned Behavior and Value-Belief-Norm theory. First, we obtain the qualitative data through small seminars as well as interviews and use grounded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forming mechanism model of rural residents' LCECB. Second, we us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effect path and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f different valiables on rural residents' LCECB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Third, we divide rural residents' LCECB into several groups base on Cluster analysis,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similarities in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As last, on the basis of above researches,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guiding policies on the different rural residents' LCECB performance, so as to choose the optimized guiding policies for specific groups and provide the theory support for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effective policies.

规范农村居民低碳能源消费行为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农村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本项目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基于计划行为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沿着认知-评估-反应及价值-态度-行为的逻辑思路,考察农村居民低碳能源消费行为的形成机制,并提出政府引导政策的路径选择。首先,通过小规模座谈及访谈获取质性数据,利用扎根理论构建出农村居民低碳能源消费行为形成机制理论模型;其次,运用结构方程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对农村居民低碳能源消费行为意愿的作用路径和影响程度;然后,基于聚类分析把农村居民低碳能源消费行为划分为几个族群,以探讨族群内群体的共性及族群间群体的异性;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政策工具对不同农村居民群体低碳能源消费行为绩效的影响方式及影响程度,以探求对特定农村居民群体低碳能源消费行为的最优化引导政策,为政府制定有效的引导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项目摘要

根据研究计划,本项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沿着认知-评估-反应及价值-态度-行为的逻辑思路,着重考察了农村居民低碳能源消费行为的形成机制,所有成果主要围绕以下四大研究内容进行:首先,通过小规模座谈及深度访谈获取质性数据,再利用扎根理论构建出了农村居民低碳能源消费行为形成机制理论模型;其次,利用大规模问卷的调查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厘清了各前置变量,如认知因素、情景因素等是如何影响农村居民的低碳能源消费行为,以及具体的影响方式、大小及作用路径;再次,利用聚类分析把农村居民低碳能源消费行为划分了高碳型、中间型和低碳型三个族群,并通过比较分析,探讨族了各个群内群体的共性及族群间群体的异性;最后,利用上述三部分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政策工具(经济工具、行政工具、物理工具)对不同农村居民群体低碳能源消费行为绩效的影响方式及影响程度,并依此提出了针对特定农村居民群体低碳能源消费行为的最优化引导政策,为政府制定有效的引导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此外,结合现实中的现象和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我们针对特定的农村低碳能源消费行为(如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在农村地区发展太阳能热水器及沼气等低碳能源的政策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本项目的研究内涵,丰富了绿色消费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总体来看,本项目在研究过程,除了按照项目书既定的目标展开研究之外,还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形成了相关论文20篇,其中已发表论文15篇,工作论文5篇,在已发表的论文中,有SCI或SSCI论文5篇,合计影响因子为8.359,CSSCI或扩展版论文6篇,核心论文3篇。围绕本项目研究,共培养了3名硕士研究生及多名本科毕业生,参加或组织了多次学术交流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拓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汪兴东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农村居民能源消费行为及节能引导政策研究--以山东省农村居民为例

批准号:7140326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明
学科分类:G031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大湖地区畜禽养殖污染形成机理及管控政策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批准号:7130309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潘丹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行为形成机理及引导机制研究----以江西为例

批准号:7146302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邹晓娟
学科分类:G0307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区域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与调控政策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批准号:7146302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卢福财
学科分类:G0309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