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三维空间信息建模与分析的需求,借鉴IT 最新发展成果,本项目拟突破在一体化空间建模、大数据量并行访问和复杂场景可视化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在网络环境下,以海量多源空间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为研究内容,建立一套海量多源空间数据的实时、快速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主要研究符合地图制图规则的层次多分辨率空间数据模型的构建;实现同步方法和动态调度机制;研究随需低延迟流技术和Peer-to-Peer(P2P)技术;大规模三维空间场景的实时快速可视化。最终实现面向对象的大数据量三维几何实体的传输和可视化分析,借助于本项目的多源海量空间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可视化的方法,在异构网络环境中,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在移动终端上(如PDA),能完成自适应可视化。本项目关键技术的突破将有助于解决超大规模多源空间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可视化的瓶颈。
近几年,由于传感器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范围、高分辨率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的廉价获取成为可能,空间数据的数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同时,人们也在研究如何获取城市中诸如人工目标等几何实体的三维模型,随着空间对象的不断增加和几何表达精度的不断提高,数据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再加上用其它手段(如测量方法)获取的GIS数据,一个系统的数据总量往往达到几百兆字节甚至TB量级,可能分布于异构环境中,这些数据的格式也不尽相同。从而使得传输和渲染这些数据/模型需要的计算机内存和资源远远超出了目前计算机设备的承受能力。目前,随着网络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的推陈出新,如何在保证场景真实感的前提下,快速实现多源海量数据的可视化成为当前地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项目拟在网络环境下,以海量多源空间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为研究内容,建立一套海量多源空间数据的实时、快速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体系。本项目关键技术的突破将有助于解决超大规模多源空间数据的快速可视化瓶颈。.1) 授权了1项发明专利,2)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已正式发表了16篇SCI论文(其中标注了7篇),先后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二等奖(2010)、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高校GIS创新人物奖(2012)、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主办的“合众思壮”杯中国位置创意大赛唯一的一等奖(2012)。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空间地理信息三维动态可视化技术研究
基于CBCT实时三维可视化透视导航技术关键科学基础和方法的研究
气象信息的三维空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多维空间信息可视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