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在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候鸟携带的病毒被引入家禽是导致家禽中禽流感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但禽流感病毒是通过哪种途径被传播到家禽及人类目前尚不清楚。虽然很多研究者推测由含流感病毒的粪便污染的水体在禽流感病毒从野生水禽到家鸭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媒介作用,但是水体在这一过程中具体扮演的角色目前尚不清楚。而能够通过水体为媒介的粪-口途径传播的禽流感病毒其感染性必须在水体中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这些病毒的基因组有何特点目前更是没有相关的报道。本课题拟在东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洞庭湖湿地的候鸟栖息地水域和该地区的家禽中以及家禽饲养人群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从水体和家禽中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特点,进化关系及在水体中感染性的保持时间,同时结合人群的血清学等流行病调查为揭示水体在禽流感病毒从野生水禽到家鸭之间的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病毒对家禽饲养人群的危害奠定基础。
野生水禽被认为是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洞庭湖湿地野禽、候鸟、家禽和水体共存,有利于禽流感病毒的存在、进化和传播。本课题通过大量采集样品、分离病毒、测序分析和感染实验,了解洞庭湖地区禽流感病毒流行情况,为禽流感的防控及跨种属感染提供理论依据。1)首先对南方四省禽流感疫情进行了调查,特别是能够感染人类的H5N1亚型病毒。分别在湖南、湖北、江西和广东四省的家禽市场和湖泊湿地获取标本数千份,分离到24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其中17株来源于健康家禽鸭,3株来源于野生白鹭,2株来源于野鸭,1株在环境中分离到,1株从死亡的鸡中分离。在此基础上集中对洞庭湖区的家禽市场和野禽栖息地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总共采集了2280份标本,共分离到73株禽流感病毒,其中鸡源禽流感包括1株H5N1和H9N2混合亚型、1株H9N2和4株H5N1病毒;鸭源中分离到3株H5N1和H9N2的混合亚型、3株H5N1和H6N6亚混合型、1株H9N2和59株H5N1;鸽子中分离到1株H5N1。对其中四省代表性24株H5N1病毒和洞庭湖区19株H5N1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绘制系统进化树,并对其分子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从环境、野禽(白鹭等)分离的H5N1毒株与家禽H5N1毒株在核酸序列以及分子进化特征上呈现出非常高的相似度,表明水体、野禽及家禽在H5N1病毒的传播和进化上有着密切的联系。2)本研究首次从家鸭中分离到H5-H6混合亚型禽流感病毒,混合亚型病毒是由不同亚系重排而成,对小鼠100%致死。揭示混合亚型病毒的特征对人们了解病毒重组进化机制提供重要参考。3)对从湖区沼泽地不同禽类宿主体内分离到的H9N2病毒株进行了基因型多样性分析比较。研究表明,从相同地理区域相同宿主不同时间分离得到的H9N2病毒有不同的进化地位,从相同的地理区域不同宿主分离的病毒表现出了基因多样性。4)对分离到的3株H6N6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动物感染实验。发现在鼠肺传代过程中,病毒基因组内有多个位点的氨基酸发生了替换和病毒致病力密切相关。5)系统研究了H5N1与H9N2两株病毒在中国境内的四个重要候鸟栖息地的水体存活时间,发现水体在禽流感病毒的扩散和传播方面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在温度较低的秋冬季节,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水体极有可能是病毒扩散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6)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从水体中检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的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海口地区脑性瘫痪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病因研究
新疆地区口腔颌面创伤流行病学调查和数据库的研制
颅脑交通伤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云南省边境地区弓形虫流行病学调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