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城市慢行交通发展机会区域识别及其空间优化——基于出租车-自行车竞争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87845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1.00
负责人:卓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曹布阳,汤宇卿,阎树鑫,陈晨,程遥,赵蔚,梁晨,单曙兵,吴卓烨
关键词:
出租车自行车竞争关系空间优化短距离机动化出行发展机会区域识别慢行交通
结项摘要

The urban regeneration becomes today the main mode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excessive motorization in the short distance travels is important for reducing the unbalanced modal share. Recently, the emergence of sharing bike indicates that Chinese cities still have pot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ctive travel mode. Within the short distance travels, the bicycle competes well with the taxi. If the spatial planning could induce the taxi riders to shift to bicycle, that will contribute direct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active travel mode and to the optimization of urban modal share structure. Based on Big Data analyses, this empirical study will be carried out in three parts: (1)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demand increment by analyzing the percentage of short distance taxi trips and the riders’ willing for modal shift; (2) Identifying the potential ar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ctive travel mode by locating the short-distance taxi trips in urban space; (3) Selecting the subway stations whose spatial characters of surrounding areas are very different, and establishing the Logistic correlation analysis model with the taxi’s competitivity.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concrete suggestions of spatial optimiz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zones of active travel mode.

小汽车交通过度增长造成我国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失衡。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交通结构调整应重视短距离机动化出行向慢行交通的转化。共享单车兴起,说明我国城市仍有发展慢行交通的潜力。在短距离出行中,自行车可和出租车有效竞争。如何通过空间规划促使部分短距离机动化出行转向自行车,对推动慢行交通发展、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具有战略意义。基于出租车-自行车竞争关系,本课题通过出租车、共享单车、土地使用、POI等多源数据的交叉分析,展开三方面研究:(1)分析短距离出租车出行占比,对其使用者进行意愿调查,评估城市慢行交通潜在的需求增量;(2)通过研究短距离出租车出行的空间分布状况,分析影响空间分布的相关因素,识别并划定慢行交通发展机会区域;(3)以轨交站点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建立自行车竞争力和空间规划组合模型,通过回归分析确定相关空间要素对出租车-自行车竞争关系的影响,提出促进短距离出租车方式转化的空间优化措施和策略。

项目摘要

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的绿色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在当前城市更新背景下,应更加关注城市短距离交通出行特征规律的研究。我国城市日常交通出行虽以中短距离为主,其中却包含了高比例的机动化出行。近年共享单车兴起表明我国城市慢行交通发展仍有潜力,可替代一部分短途机动化出行。本项目基于出租车-自行车竞争关系,利用上海出租车轨迹数据、哈啰单车运营数据、路网数据、高德POI数据、百度街景图像等多源数据,研究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的潜在增量、短距离机动化出行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促进短距离交通方式绿色转换的街区空间优化。主要的研究发现有:1)短距离出行不等于非机动化出行,城市出租车出行中60%以上为3km范围内的短途出行,城市慢行交通潜在发展空间较大。2)在时间分布上,每日各时段均存在大量短距离出租车出行需求;但在空间分布上,短距离出租车出行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和集聚现象,集聚区域随时间变化有所变化。3)地理加权模型证实人口、用地功能、交通条件3方面因素对短距离出租车出行分布构成影响,弹性系数法分析发现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部分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空间相关性;4)基于上海30个典型街区的集计分析表明:街区中公司企业密度、购物服务密度、容积率和主干路密度与短距离出租车出行发生强度呈正相关;较高的公园广场密度和适中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则有利于促进居民短距离出行选择共享单车。个体层面分析表明:机非隔离设施、路边无停车、机动车车流量低和有公园的环境对转移效用具有稳定的提升作用,且路段要素的影响作用大于街区要素,出行者在短距离出行方式选择中相比舒适性,更看重安全性。本研究澄清了长期以来对城市短距离交通出行的一些认识误区,强调城市规划在降低交通出行距离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短距离出行的方式选择和绿色转换。研究成果对我国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建设“十五分钟生活圈”具有参考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3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4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5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慢行阈值的城市慢行交通空间规划理论研究

批准号:5090800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熊文
学科分类:E08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我国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影响因素及其优化研究

批准号:4117109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国平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我国海港空间效应识别、作用机理及其区域时空耦合规律研究

批准号:4107109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韩增林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日常活动的住区慢行空间关键性要素识别与规划应对

批准号:5190839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孙婷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