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组研究发现亚洲带绦虫囊尾蚴感染家猪后不同时期均可引起家猪肝脏的急性、慢性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等病理变化,并引起肝脏细胞凋亡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目前已知MAPK信号通路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因此,本项目拟在建立亚洲带绦虫囊尾蚴的囊液及提取物和家猪肝脏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和囊尾蚴感染家猪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RT-PCR等方法研究不同感染时间肝细胞中MAPK细胞信号通路分子(ERK、JNK和p38)的表达和活化,以及检测MAPK调控的细胞活力、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等指标变化,以深入阐明囊尾蚴病的分子致病机制。同时使用MAPK抑制剂检测和探究其对减轻囊尾蚴所致肝损伤的可能性及有效性,进一步为抗囊虫病的药物研发及囊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亚洲带绦虫是主要流行于亚太地区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可引起人肠绦虫病和猪囊尾蚴病。本课题组既往研究发现亚洲带绦虫囊尾蚴感染家猪后可引起肝脏的急性、慢性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等病理变化以及肝脏细胞凋亡等。目前已知MAPK信号通路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因此本项目在建立亚洲带绦虫囊尾蚴提取物和原代乳猪肝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以及囊尾蚴感染乳猪实验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MAPK信号通路分子(ERK、JNK 和 p38)在亚洲带绦虫幼虫对中间宿主家猪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以及MAPK抑制剂用于减轻肝脏细胞损伤的可能性及有效性。采用MTT法或cck-8法检测肝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凋亡率,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细胞ERK、JNK、p38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研究结果发现亚洲带绦虫囊尾蚴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原代乳猪肝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但可致乳猪肝细胞的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并显著影响乳猪肝细胞JNK和p38 mRNA水平;亚洲带绦虫囊尾蚴感染亦可明显影响乳猪肝细胞ERK、JNK、p38基因mRNA水平;体内外实验结果均发现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SB203580可以明显减少乳猪肝细胞生长抑制,并显著降低乳猪肝细胞JNK和p38 mRNA水平。这些结果为阐明囊尾蚴病的分子致病机制以及囊尾蚴病的药物研发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涡轮叶片厚壁带肋通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三种人体带绦虫入侵中间宿主家猪的分子机制研究
猪带绦虫六钩蚴侵入宿主关键分子HSP作用机制研究
亚洲带绦虫Ta18的生物学功能及重组枯草芽孢消化道黏膜免疫的抗感染机制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亚洲带绦虫流行状况、影响因素及其生物多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