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化学能感觉系统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30015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179.00
负责人:施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晖,张志刚,余蕊,胡玲玲,叶志强,刘振,周熊福
关键词:
适应辐射分子机制哺乳动物化学能感觉系统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哺乳动物化学能感觉系统为研究模型,在系统生物学方法论的框架下,不仅鉴别和比较43个哺乳动物代表物种相关受体基因库,研究受体基因家族基因数目的变化与基因序列的变化这两种不同的遗传学组成形式(makeup)在哺乳动物适应辐射过程中的作用,并结合已经成熟的功能基因组学的技术手段,从理论分析和功能验证两方面探讨物种特异产生的新基因及可能影响基因功能的新突变在适应性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而且还通过研究与相关受体所在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分子元件,探讨不同哺乳动物中有关信号通路的演化规律,及其与相关受体的协同进化模式。本项目将充分发挥系统生物学方法的优势,从基因数目变化、基因序列变化、信号通路变化等不同层次上,综合运用比较基因组学的、进化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方法,整体地、全局地揭示哺乳动物化学能感觉系统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哺乳动物适应辐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哺乳动物化学能感觉系统为研究模型, 通过鉴别和比较43个哺乳动物代表物种相关受体基因库,研究了化学能感觉系统相关受体基因家族基因数目的变化与基因序列的变化这两种不同的遗传组成形式在哺乳动物适应不同环境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苦味受体、嗅觉犁鼻器受体基因家族在不同进化类群中呈现出幅度巨大的“生-灭”现象,阐明了大量基因重复及假基因是产生这种模式的遗传学基础,揭示了化学能感觉受体的数目所发生的显著变异在哺乳动物适应特殊环境(如不同的食性、不同的昼夜节律、不同的活动空间)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苦味受体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功能实验,发现了物种特异产生的新基因能够识别新的化合物,揭示了苦味受体新基因在哺乳动物适应不同食性中的重要作用。还发现直系同源苦味受体基因在不同物种中也发生了功能的改变,提示着传统上所认为的功能保守的直系同源基因在哺乳动物适应环境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外,通过系统整合化学能感觉与其它感觉系统,阐明了各感觉系统之间如何进行功能互补的。发表SCI论文6篇。整体上圆满地完成了项目的研究计划,达到预期的目标,并完成了项目预先设定的考核指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5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施鹏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哺乳动物冬眠适应性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073001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王世强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1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3112300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黄京飞
学科分类:C0602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哺乳动物的分子进化与分子分类研究

批准号:39300070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杨子恒
学科分类:C0605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植物抗病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0930008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陈建群
学科分类:C0202
资助金额:17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