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在结核病发病过程的作用目前还存在争论。本课题前期对中性粒细胞近十种表面分子标志的筛选结果表明,活动性结核病人中性粒细胞表面CD13的表达及血清氨肽酶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而持续地降低。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将进一步研究结核菌感染过程CD13/APN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 CD13在结核肉芽肿组织的表达和细胞学定位、与其它免疫调节因子和结核菌特异性抗原分泌的关系;采用NB4细胞模型结合活动性结核病人免疫细胞因子分泌平衡的变化分析诱导中性粒细胞CD13表达下降的分子信号机制。进一步,结合体外细胞模型和临床标本分析低表达CD13的中性粒细胞吞噬、NETs形成、凋亡功能的变化,以及对巨噬细胞分化、杀菌功能和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中性粒细胞在结核病发病过程中作用和结核菌免疫逃避机理的进一步了解,从而为合理的抗结核疫苗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活动性结核病人吞噬细胞的功能分化及结核病免疫病理发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项目资助下,我们对活动性结核病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表型及在炎性刺激下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就CD13表达活化对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及吞噬结核菌作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影响中性粒细胞CD13表达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我们研究发现,尽管活动性结核病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目较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病人中性粒细胞处于预活化状态,表现为自发性的呼吸爆发自由基产生,自发性凋亡增加、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复合物增加,与吞噬相关的分子CD64表达上调等。CD13受体活化能促进致炎肽fMLP及大肠杆菌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在炎性刺激下,结核病人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功能下降,在糖尿病合并结核病人尤其明显,可能与糖尿病合并结核病人中性粒细胞CD13分子表达下调有关。RNAi实验表明,CD13表达下调引起中性粒细胞与凋亡相关的分子CD95,CD120b表达增加,中性粒细胞吞噬分枝杆菌BCG的功能降低,同时用CD13抗体WM15处理过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BCG的能力也降低,证实CD13参与分枝杆菌吞噬过程。. 多核巨细胞形成是结核病理发生的一个特征性标志。我们还研究了血小板对泡沫样多核巨细胞的形成的影响。体外实验结果提示血小板能诱导单核细胞分化为泡沫样多核巨细胞,在结核菌感染下表现免疫抑制表型,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肉芽肿多核巨细胞表达血小板特异性CD42b分子,结核病人肺泡灌洗液高表达CXCL5,与体外血小板诱导的泡沫样多核巨细胞表达CXCL5一致。我们的研究第一次报道了血小板在结核病理发生中的可能作用,为结核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是目前公共卫生的极大挑战,项目还对糖尿病合并结核病人肉芽肿病理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糖尿病合并结核病人肉芽肿外纤维包裹明显增加,干酪样坏死面积加大,与病人血糖控制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影像学CT观察发现DM-TB组病人厚壁空洞增加,与在显微镜观察下的结果一致。Multiplex研究肺泡灌洗液也表明,糖尿病合并结核病人灌洗液中促纤维化因子的增加更为明显,提示控制血糖和抗纤维化治疗可能有利于缩短糖尿病合并结核患者治疗时间、增强疗效,减少耐药发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时间序列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肺结核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脉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
氧化石墨烯片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黏附、增殖及 成骨早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核菌感染上调CD157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迁移功能的影响
调节性T细胞影响中性粒细胞迁移参与腹腔感染天然免疫反应调节的机制研究
血小板来源的CXCL7和CXCL4对肺炎症和感染中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Ibrutinib增强巨噬细胞清除感染结核菌的作用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