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血管损伤后再狭窄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常见并难治的问题之一,本项目拟将基因电穿孔转移法和球囊导管技术这两种实验和临床技术结合,并利用该方法将血管紧张素II2型受体转染至损伤血管局部,从而对血管损伤后再狭窄防治进行的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利用球囊导管实现AT2R基因在靶血管局部导入,最大程度避免AT2R基因非靶向性表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2)利用电穿孔法将AT2R基因导入病变血管局部靶细胞,实现AT2R基因在靶细胞的有效表达;3)利用AT2R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将AT2R cDNA作为目的基因导入靶血管局部,实现对损血管新生内膜形成的抑制作用。从而研究AT2R基因通过上述方法局部导入的可行性和导入后对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影响作用,为血管再狭窄防治新方法和新策略的探索提供实验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脉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
血清 VEGF、pro⁃ADM 水平与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AT2R基因在体可调控表达抑制血管损伤后新生內膜形成的实验研究
AT2R-AngII轴介导的MSCs靶向归巢对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外加电场干预抑制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的实验研究
Nek6对血管损伤后内膜新生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